首页 优秀作文 高中作文 读后感

高一读后感范文800字【三篇】

高一读后感范文800字【三篇】

【篇一】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内心满是深刻的感触。

这本书的作者凭借细致入微的观察、多次的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各类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以及捕食手段,向读者呈现出一个妙趣横生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绘声绘色,读者读起来也是兴致勃勃。

整本书里描写的昆虫都让我觉得趣味无穷,这可都得益于作者那一丝不苟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就像螳螂,它的大腿下方长着两排如同锯齿般极其锋利的东西,并且在这两排尖锐的锯齿后面,还长着三颗大牙。再如“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边探测,一边稍稍地掘一下泥土,似乎是在测定土的性质”等描述,这些内容非得经过仔细的观察才能够写得出来。然而仅仅仔细观察是不够的,还需要细致的描写,这样读者才能理解。像“这个小筒的外观,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稍带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堆叠着一层层鳞片,就和屋顶上的瓦片一样”之类的描写,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整本书更加生动鲜活、具体可感,引人入胜。

昆虫的世界真是奇妙无比啊!在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管虫会给自己“穿上衣服”,也不知道松蛾虫能够预测天气,更不知道小*会凭借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都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甚至比人类还要高明,例如赤条蜂在给卵留存食物的时候,是将毛毛虫弄得无法动弹、失去知觉,而不是直接杀死毛毛虫,这样就能给食物“免费”保鲜了。还有舍腰锋捕捉给卵吃的猎物时,只捕捉小的,这样每只小虫一顿就能吃完,每顿都能吃到新鲜的食物,很聪明吧!

作者能写出这些内容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呢,是一个不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所以,老师让我写作文的时候,我总是想不到素材。不过有一次是例外,在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运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巢穴,接着再原路返回,继续搬运。这次虽然我仔细观察了,但这是针对我感兴趣的事情。现在我明白了:不能仅仅对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仔细观察,而应该对周围的所有事情都仔细观察,这样才能做到处处皆文章。看啊,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大的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领略世界的奇妙之处。这便是我读完《昆虫记》后的深刻感悟。

【篇二】

今年暑假,我认真地阅读了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经典著作《雾都孤儿》,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书中描绘了19世纪看似繁荣的英国,然而老百姓的生活却十分困苦。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便是其中的一员。奥利弗是个孤儿,自幼生活在孤儿院里。孤儿院里有这样一个规定:只要活到9岁的孩子就能够意外地得到两片面包(比平时得到的面包要多)、一碗稀饭和一件新衣服,可是很多孩子都活不到9岁就夭折了,可怜的奥利弗能够活到9岁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在那里,满9岁的孩子就相当于成年人了,可以自己去干活挣钱养活自己。

于是,奥利弗被送到了一家承办丧事的棺材店里当学徒,在那里,每个人都看不起他,对他非打即骂,肆意侮辱,奥利弗再也无法忍受,便独自一人逃往伦敦。但没想到却被骗入了贼窝,后来被一位好心的老绅士解救了(最后才知道他是奥利弗父亲年轻时的一个好友),可是非常不幸的是,他又一次被抓回了贼窝。读到此处,奥利弗那悲惨的命运紧紧揪住了我的心,他的饥饿、他的喘息、他的恐惧时刻都让我揪心,我多么希望他能够早日脱离困境,获得新生啊。

奥利弗天性善良,他不愿与这群盗贼同流合污,他想要逃跑,想要向被盗的人家通风报信,可是他太小、太柔弱了,他的命运被那些凶恶的坏人掌控着,他奋力抗争,最后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再次获救,并且找到了那位曾经救过他的老绅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几番波折,夺回了属于奥利弗的财产,老绅士还认奥利弗做了自己的儿子。终于,奥利弗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我真的为奥利弗感到高兴,可怜的他得到了父爱,再也不用四处漂泊了。

书中的主人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面对重重困难,面对各种利诱,面对残酷毒打,奥利弗都能够抵制诱惑,不堕落,不走向犯罪的道路,坚定自己做人的准则,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重获新生。从小说的开头到结尾,我一直都在为小奥利弗的命运担忧着、紧张着、庆幸着、欢呼着,他的成长历程时刻牵动着我的心,震撼着我的心灵。我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新中国,社会安定,父母也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向奥利弗学习,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篇三】

曾经,我的内心充满了悲观与灰暗,那是一片阳光都无法温暖的地方,宛如一个被欢乐所遗弃的角落。我被囚禁在那潮湿而又黑暗的心灵枷锁之中,四周荆棘密布,与世隔绝。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于别人那辉煌灿烂的成就,我总是怀着嫉妒与羡慕的复杂情感,他们散发出来的光芒刺痛了我的双眼。我很困惑,为什么他们能够拥有幸福,而我却没有呢?上天为何如此的不公平呢?

就这样,我在怨天尤人的情绪里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将近十年的人生。直到我遇见了一个人,她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名为“希望”的种子,教导我用“梦想”来浇灌它,于是光明渐渐地在我的心中开始萌芽。它斩断了荆棘,驱散了绝望,带来了光和热,它让我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不幸,而是看到了整个世界。我这才发现,和许多人相比,我的痛苦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不禁感到惭愧起来。

她就是德蕾莎修女,一位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上帝与穷人的圣人。

虽然我从未见过她,但是当我从李家同的《让高墙倒下吧》中认识德蕾莎修女时,她那勇敢坚强的生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德蕾莎修女原本在加尔各答的修道院中生活,在高墙的庇护下过着无忧无虑、舒适惬意的生活。真实世界中的贫穷与不幸,因为高墙的阻隔,仿佛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高墙之内,痛苦仿佛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然而,德蕾莎修女却走出了高墙,她执意要为最穷的人服务,不顾他人的指指点点,坚定的信仰成为支撑她的力量,她知道自己不能对受苦受难的人们视而不见。

德蕾莎修女的故事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我无法想象一个人会舍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仅仅是为了奉献。在她那无私的大爱面前,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却忘记了在这个世界上,贫穷依然存在,疾病仍然肆虐。我们只是挥挥手,就把这些“煞风景”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是这并不能改变事实。我们拿着手里的面包自我催眠,在经济如此繁荣的今天,哪里还有人挨饿受冻呢?然而,我们和那些从来没有吃过面包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啊!

我终于认识到,自己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也意识到自己过去是多么的愚昧。我到底缺少什么呢?平日里能说会道的我此时竟一时语塞,我什么都不缺啊!我决定告别那个不知足的自己,以奉献他人为目标迈向未来。

奇妙的是,就在我决定付出的那一刻,久违的快乐竟然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