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高一读后感:《毛主席在花山》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
《毛主席在花山》是课本中的开篇课文,也是给我印象至为深刻的一篇文章。每一次读完它,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主席与群众相处的感人画面,这些画面至今仍令我回味无穷,难以忘却。
1948年,毛主席从延安转移到河北省阜平县的花山村,在那里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而殚精竭虑。警卫员为了不影响主席工作,不让群众到别处碾米。主席起初在看地图没听到碾米声,知晓情况后却执意让群众回来碾米。他对群众的关怀是多么细致入微啊,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不放过。
课文中毛主席请群众喝茶的情节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所进行的斗争,不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吗?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这话语是多么刚健有力,多么感人至深啊。毛主席的那筒茶是南方的同志辗转多次才送到他手中的,而且当时条件极为艰苦,可毛主席宁可自己不喝,也不愿让群众渴着。主席这感人肺腑的话语,让警卫员不得不听从命令。
在这里,毛主席就如同一个普通百姓;在任何时刻,主席都不会将自己置于特殊的地位。当我读到此处,不禁潸然泪下。主席哪怕面对一件小事,哪怕群众生活中出现一点状况,他都会当作大事来解决,永远将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关心着群众,却全然不顾自己。
他虽是主席,却能够干农活,还能和群众亲切地交谈,毫无一丝架子。毛主席在花山还帮群众碾米,一位老人对他说:“这位首长,咱们好像在哪儿见过面。”毛主席爽朗地回应道:“是吗?在哪儿?想想看。”主席所说的话,不知为何,每一句都宛如经典。“真正伟大的人决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用在此处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又想起之前学过的《青山处处埋忠骨》那篇课文,毛主席有着真切的凡人情怀和非凡的伟人胸怀。我崇敬毛主席,正如理查德·斯蒂所说:“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真正的品质。”毛主席就是这样与人为善,他将农民和所有人一视同仁,所以才会被千古传颂。
我被我们独一无二的好主席的一言一行深深打动,被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是无人能够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