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炳文
[元]胡炳文,字仲虎,号云峰,生于1250年,逝世于1333年,是元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婺源考川(今称考水),这个地方是明经胡氏的发祥地,以书香门第著称。胡炳文出身于一个经学世家,他的祖父胡师夔曾求学于朱熹门下,精通五经,尤其是对《易经》有深入的研究,撰有《易传史纂》等专著。他的父亲胡斗元也精通易学,曾任教乡里达50年,被尊称为“孝善先生”。
胡炳文自幼好学,12岁时就经常读书至深夜,对朱子理学有深厚的造诣,同时也精通诸子百家、阴阳医卜、星历术算等。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弘扬朱子理学,并对易学有独到见解。他曾受聘在婺源县学讲学,并先后出任江宁(今南京)教谕、信州路(治今江西上饶)学录和“道一书院”山长,在学界被尊为一代名儒。
胡炳文深感当时学者只知临摹晋帖、吟诵晚唐诗,却不懂经学,因此在家乡考川出资建造了明经书院,以传承朱子理学和兴办教育。明经书院规模较大,不仅供胡氏子弟读书,也接纳附近学子。书院的田产全部用于兴办义学,为学子提供膳食和宿舍。胡炳文亲自编写教材,亲自上课讲学,其中《纯正蒙求》就是他专为刚入学的儿童编写的启蒙教材,该书以儒家经典注释和历史人物的事迹,编成四字一句的韵语,便于儿童记忆背诵,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
胡炳文的学术研究以朱子为宗,他的著作有《诗集解》、《书集解》、《春秋集解》、《杂礼纂述》、《大学指掌图》、《五经会义》、《尔雅韵语》、《启蒙五赞释》、《四书辨疑》等。其中,《四书通》、《云峰集》、《周易本义通释》被收入《四库全书》。他对《周易》的研究尤为深入,完成了《周易本义通释》这一专著,对孔子所作卦辞的解释进行了全面的考订,以纠偏辨错,阐发先圣本义。
胡炳文提出的道统观也颇有影响。他认为,儒家道统中的人物可以分为“行道统者”与“明道统者”两类,而“明道统者”之功大于“行道统者”。他将朱熹视为孔子之后阐明道统的集大成者,以在现实生活中传播和践行朱子学作为传承儒家道统的重要方式。他的道统观体现了儒家之道的理想逐渐由治国平天下转向普通人的日用常行。
胡炳文一生勤勤恳恳,直到古稀之年仍坚持讲学,亲自批改试卷。他的学问精深,为人谦逊,深受学界敬仰。他的逝世标志着元代儒学界的一大损失。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家之道,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