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作者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

[宋]

宋代欧阳修的详细介绍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中。

家庭背景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但他自幼好学,聪慧过人。他的祖父欧阳偃和父亲欧阳观都是读书人,为他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欧阳修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

仕途经历

欧阳修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起落。景祐元年(1034年),他任馆阁校勘,两年后因替被贬的范仲淹申辩而被外贬夷陵。后来,他重新入朝复职,并升知谏院、知制诰等职,赞助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欧阳修因上疏反对罢免范仲淹等事被外放知滁、扬、颍及应天等州府。数年后再度被召回朝,拜官翰林学士。嘉祐五年(1060年),他升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宋英宗即位后,他被卷入濮议之争中,颇受非议。宋神宗即位后,欧阳修力求辞位,出知亳、青、蔡三州,又反对熙宁变法的部分措施。熙宁四年(1071年),他以太子少师致仕,翌年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文学成就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散文创作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他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韩愈为宗,继承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并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他的文章纡徐委曲,明白易晓,擅长抒情,说理畅达,对宋朝一代的文风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醉翁亭记》《秋声赋》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欧阳修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参与纂写了《新唐书》《五代史》等重要史书。

个人生活

欧阳修一生娶过多位妻子,其中包括胥氏、薛氏等。他育有多子,包括欧阳发、欧阳棐、欧阳辩等。欧阳修喜好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等都受到他的提携和栽培,对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欧阳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贡献都使他成为北宋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然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