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酵子

速览

“酵子”是一个名词,在汉语中有以下常见意思:

一、含义

  1. 又称“引酵”,是做馒头、饼等面食时,用来引起发酵的面块,内含大量酵母等微生物,可使面团膨胀松软。一般是上次做面食时特意留下一小块已发酵好的面团,晾干或冷藏保存,下次发面时将其揉进新面团里,起到引发发酵的作用。例如:“做馒头得先把酵子用温水泡开,再和面粉揉到一起。”

  2. 在有的地区,也指酿酒用的曲。比如在一些传统酿酒工艺中,会使用特定的酵子来促使粮食发酵转化为酒液。

二、例句

  1. 妈,咱家的酵子用完了,这次发面得去邻居家要点儿。
  2. 这酒之所以这么香醇,是因为用的酵子特别好,发酵得很充分。

详细释义

“酵子”的读音

拼音读音
[jiào zǐ]
汉字注音:
ㄐㄧㄠˋ ㄗ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酵子”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酵子 jiàozi

[emptins] 〈方〉∶已经加入酵母的面团

网络解释

酵子

酵子,又称作酵头、面肥、老肥、面引子等等。
可考最早出现于两宋时期。
是多菌种的混合发酵体系,主要依靠酵母菌、霉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等协同作用,使得馒头的质地和风味等产生变化。

“酵子”的单字解释

】:发酵。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酵子”的相关词语

“酵子”造句

酵子是我国传统的面团发酵剂。

酵子的研究却刚刚开始,水分是影响酵子储存品质的重要因素。

晚上我们用这块酵子烙饼吃吧.

酵子是中国人自己的传统发酵剂,在中国北方许多城市依旧使用。

但是馒头半黄半白,上面还有好多没开的酵子,就像一个个生了锈的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