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关于实践的议论文三篇
高一关于实践的议论文三篇
高一关于实践的议论文篇一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前几日我阅览了一本书,书中我最为钟爱的那篇故事恰如鲁迅所言的这句话。
这本书称作《电话里的童话》。此书涵盖66篇故事,其中令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一条什么地方也不通的路》。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在一个小村落中,存有三条道路,一条通向大海;一条通向城镇;还有一条是哪儿也不通的路。村子里有个叫马尔迪诺的人,他并不相信乡亲们的言论,他言道:“世界上压根不存在什么地方也不通的路,倘若它哪儿也不通,那修建它又有何意义呢?”于是,在某一天,他带着食物踏上了征程。他想要瞧瞧那条什么地方也不通的路究竟是怎样的。他不断前行,忽然瞧见一只小狗,小狗欢蹦乱跳地向前行进,似乎是想让马尔迪诺跟随它,于是马尔迪诺便与它走了好长一段路。小狗停下后,汪汪地朝着上方叫唤,马尔迪诺抬头一望,眼前的景象使他惊愕不已,那里矗立着一座宏伟的宫殿。有一位女王在上面呼唤他,女王对他说:“你所言极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也不通的路。只要勇于探寻,勇于实践,就必定能够得出真理!”
有两个真实的事例,验证了女王所说的话语。其一: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他便是一个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人。他为了证实两个铁球,一个11千克重,一个1千克重,能够同时着地,特意在比萨斜塔上证明自己的真理。其二:有一次,一位科学家对一群小朋友讲道:“把一条鱼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里,水会溢出来吗?我推测它不会。”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这番话后都深信不疑,然而唯有一个小姑娘对此表示怀疑,于是她回家询问妈妈,妈妈让她做一个实验来证实一下。结果实验表明,科学家所说的话也并非全然正确,实践才能得出真知。
在生活中面对事情亦是如此,要去探索事情,进行实践,有句古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而我以往却并未做到。但自从我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对事情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我不再凭空想象,而是更多地去实践。我也真正做到了实践出真知。
往后遇到事情,恳请大家不要仅仅只是想象,要去实践,因为实践才能出真知!
高一关于实践的议论文篇二
今日,当我尚在床榻上酣睡时,妈妈将我从梦境中唤醒,告知我今日要带我前往乡下采菱。我一听到这个喜讯,心中着实欢喜万分,迅速从床上跃起,以最快的速度穿戴整齐,风卷残云般地吃完早饭,便与爸爸妈妈一同乘车直奔乡下。就这样,采菱之旅就此悄然开启,而我今日的生活也因采菱而变得更为充实,充满了无尽的乐趣。
抵达河边,我放眼望去,大片的菱叶将水塘填得满满当当。菱叶又大又宽且翠绿欲滴,宛如许多把小绿伞,而那红彤彤的菱,就隐匿在这几把小绿伞之中,若隐若现,仿若一个羞涩的小姑娘,惹人怜爱。
望着那一只只可爱的菱,老爸已然迫不及待。你瞧,他已将一只小船放入水中,开始采摘了。他坐在船上,双手如同船桨般划动着,木盆划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条水路。随后,妈妈也坐在菱桶中开始采菱。我左顾右盼,只见他们二人采菱采得可谓是“兴致勃勃”,忙得不可开交。不多时,我便按捺不住了,我难道在此处仅是观看爸爸妈妈采菱吗?不,我也要采!我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劳作。故而,我也加入了采菱的队伍,忙碌了起来。
我跳上船,兴致盎然地开始采菱。但没过多久,我便发觉自己对采菱的技巧知之甚少。于是,我开始留意大人们采菱时的细微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观察妈妈采菱,我发现:要采菱,就必须先将菱盘翻转过来。直到这时,我才看到原来在菱盘下方有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菱角,将成熟的菱角摘下即可。是啊,听起来似乎不费吹灰之力,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是相当艰辛的。因为我还发现:采菱不仅要用手将菱盘翻转以挑选成熟的菱,还需弓着背。哎,你说这怎能不称之为“辛苦”呢?当然,有时也会有一些“意外”,比如我不小心将菱连根扯断……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已近中午。啊!我的腰好酸啊!我直起背,坐在船上,将一只红菱去皮,放入口中。哇!咬起来清脆爽口,吃起来甘甜多汁,果然是刚采摘下来的菱,新鲜至极!
没过多久,我们的采菱工作便已完成,菱的数量颇为可观,足足有两大筐呢!更令人欣喜的是:吸附在泥土和菱叶上的螺蛳也堆积了小半桶!我们将一部分分给了左邻右舍,自己还剩余许多。中午,我们愉快地享用了菱饭,味道鲜美可口!更为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着我自己通过双手劳动所取得的成果啊!因此,我吃了满满一大碗呢!(我可是很少能吃满一碗的噢!)这次采菱之旅,不仅让我大饱口福,还使我学到了一些平日里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生活常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亲自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且,正是通过这次采菱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平时所食用的食物的来之不易,使我学会珍惜粮食。这也正应了那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从这次采菱中所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真可谓是“实践出真知”啊!我也坚信:唯有通过实践,才能领悟到这些耐人寻味的道理吧。倘若有机会,我必定会再来采菱!
高一关于实践的议论文篇三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情,尤其是和妹妹一同进行的那次有趣的实验,至今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去年一个星期五的夜晚,我和妹妹在完成家庭作业之后,我想起了今日科学课上老师所讲的一个实验:用塑料杯盛水,可以用火将水烧开。我们班的大部分同学都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能够烧开水的话,那塑料杯岂不是会损坏吗?好了,我现在就来亲身实践一下这个实验。
我和妹妹进行了分工,我去寻找塑料杯,并装了一些水,还用手工制作了一个支架;妹妹则负责找来蜡烛和火柴。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开始进行实验了。将蜡烛点燃并固定好之后,将支撑杯子的支架套在蜡烛上,再将盛有水的塑料杯小心翼翼地放在火上晃动,老师说过,这叫做预热。过了两三分钟,我们将塑料杯直接放置在支架上,让水开始加热。此时,我的心情格外紧张;一会儿自己捂住眼睛,一会儿又叮嘱身旁的妹妹要小心,担心杯子融化后水会流出冲倒蜡烛,不小心烫伤我们。又过了两三分钟,塑料杯竟然安然无恙,再看那杯中的水,哎哟,杯底开始冒出小泡泡了。真是太奇特了,难道真的能够烧开这塑料杯中的水吗?要知道,那塑料杯放在火上,如果是空杯的话,不到一分钟就会融化。“姐姐,快来看!水开了,水开了!”这时,在一旁的妹妹大声叫嚷起来。我赶忙凑过去一看,天哪!果真如此,塑料杯完好无损,而塑料杯中的水却在不停地翻滚、冒泡。真的,水开啦!我无比开心,无比兴奋!于是我迅速拿来笔记本和笔,将刚才的实验过程一五一十地记录了下来,我打算明天拿去读给同学们听,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这次实验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它让我又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凡事只要自己亲自参与,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会让自己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