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作文 高中作文 演讲稿

高一1000字演讲稿:对于学生该不该谈恋爱

高一1000字演讲稿:学生恋爱之我见

在我看来,学生恋爱已然成为一股难以阻挡的潮流。那么,学生到底应不应该谈恋爱呢?从官方的说法来讲,这是个严肃的问题,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正确看待。可在我眼中,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有时候,对于一个问题不给出答案或许是一种选择,但在此我只想阐述自己的观点。

首先谈谈学生上学的目的吧。每个家长都期望子女能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然而,对于父母这般殷切的期望,孩子们未必都能理解。他们害怕自己的青春会在学校那无尽的书堆里被埋没。还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考大学没什么指望,于是就鼓动儿子在学校找个漂亮女孩带回家做老婆,儿子之后就继承家业,至于家业是坐吃山空还是进一步发展壮大,那就看儿子自己的本事了。

这两种情况,前者在城市较为常见,后者则多发生在乡村。

对于谈恋爱的学生,学校通常会采取颇为严格的措施。但这种严格并没有彻底杜绝恋爱现象,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恋爱之风愈演愈烈。不仅高中生和大学生情侣整天在街头漫步,就连初中甚至小学有时也能看到成双成对的身影。这已经不只是学校和家长面临的问题了,而是一种值得所有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在这个物质与精神生活有些堕落的社会里,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曾经的国耻家仇,只想着在社会中谋取地位、赚取金钱。各行各业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表面的平静不过是一种假象。这些似乎和学生没什么关系。可是,现在两岁的孩子都能分辨好人坏人,然而长大后却渐渐变得沉默,不敢指责,即便见到厌恶的人有时也要强装笑脸,见到喜欢的人却不知该说什么。是啊,长大了,反而变得木讷了。孩子们看到父母的种种无奈,不知不觉会受到一些影响。青春的叛逆使他们迫切希望快点长大,替父母分担更多,挑起生活和社会的重担,赶走父母不喜欢的人,把父母喜欢的人接到家里。然而,这一切似乎很难实现。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承受着一种无形却能清晰感受到的压力,而这种压力老师和家长总是在不经意间传递给我们,毕竟他们每天也承受着不同的压力。

不过,这些似乎并非学生恋爱的主要原因。那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学校和家长对恋爱总是持否定态度,没有真正理解孩子恋爱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长大了,感到孤单,缺乏关注。他们长大了,不再需要毛绒玩具陪伴,同时,父母也与他们渐渐疏远。父母除了关心成绩,再也没有别的话题,这种仅围绕成绩的交流让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我想,在一个温馨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是不会轻易去谈恋爱的。

还有一点,大家有没有发现,学校的课程大多是为了追求成绩,对生活真正有用的课程不多,能体现人性的课程就更少了。这不是指责,只是我们有为盲人设置盲道,有为保护花草设立广告牌,为什么就不能开设提高人们道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的课程呢?学校是育人成才的地方,而成人的首要条件是学会做人啊。幼儿园老师教孩子听话,小学老师教学生诚实,初中老师教学生不要打架,高中老师教学生努力拼搏,还说今天不努力学习,明天就得努力找工作。大学老师传授知识,让学生自己去适应社会。可能到了大学有了一定素质,但他们谈恋爱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且恋爱双方都清楚毕业后会各奔东西。那么,高中、初中乃至小学生谈恋爱是不是太早了呢?

也许是科技发达的缘故,几个月就能让猪长大,几个星期小鸡就能上市,一些瓜果蔬菜滥用化肥和生长素。人是不是也被催熟了呢?有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就是,孩子们普遍不快乐。成长过程中他们有很多烦恼却无人倾诉,他们渴望找到依靠,渴望有人宠爱自己,渴望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存在。学习好的还好,学习差的呢?学习比不上别人,父母却还满怀期望。老师看似不管,可自己感觉每节课都是煎熬。无奈之下,与其整天苦学却没有成果,还不如放纵自己,去谈一场恋爱。

说到底,即使缺少父母的关心,如果学校和家庭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或许恋爱之风就不会如此盛行。如果社会有一门专门解析心理问题、加强道德伦理的课程,我相信一定能让更多沉迷于此的学生醒悟,真正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努力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是在风花雪月之后,什么都没留下,最终只能郁郁寡欢。

谁还记得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话语呢?我们读书最终是要为祖国服务的。

我认为学生可以谈恋爱,但我也希望能有一部校园恋爱法则,保护那些懵懂的少年儿童,让他们别为一时的虚荣而留下人生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