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000字说明文:生命的意义
在上帝尚未引领你寻得生命的出口之际,请莫让一抔黄土掩埋你的身躯。
——前言
当我透过各类电子媒体得知一些青年,只因单纯觉得自身毫无价值与追求便轻生时,我既为这些年轻生命未及绽放便已凋零而惋惜,也在惋惜之余困惑于生命的意义究竟为何?
初中时我曾读过一本书,名为《活出生命的意义》,此书曾感动无数人,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极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犹记得书的封面上写着“借着意义的寻找,将自己超拔出来”,我也正是被这句话深深震撼才去阅读这本书的。我认为此句着实精妙,唯有认知到生命的意义,学会生活,把控生命,自己的人生方可拥有价值,自身亦会越发卓越。
我较为热衷画画,而在这一兴趣领域中,我的崇拜者是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高更曾创作了一幅引人深思的画作,名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幅画里高更画了几个近乎赤身裸体的人,他们有的站立,有的端坐,有的躺卧,姿态各异,但其神情却全然一致,皆流露出对生命的疑惑、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世间万物的不解。这让我联想到原始社会,那时的人与这幅画中的人相似,对大自然的了解犹如苍穹中的一颗星罢了,不同的是原始社会的人有着对生命的追求和对生存的渴望,尽管他们生命的意义很简单。而高更这幅画中的人更似我们现代社会的某些人,不明白生命的意义,反倒将自己禁锢于幻想之中,以虚空荒芜岁月,甚至松开紧攥生命的拳头,独自迈向那没有出口的黑暗世界。
人自诞生起便被上帝赋予了责任,他们要去奉献社会,探寻生命的意义,恰如我所喜爱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则短暂且伴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故而我们不应再叹息,不应在无语哽咽中慨叹时光的流逝,更不应再以那无力且沧桑的声音呢喃着:尘归尘,土归土,我又该去往何方?
饱含百味的人生究竟该如何诠释,我认为应将复杂的生命哲理简化——莫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