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
第一篇: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
家风家训,是每个家庭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而我家的家风家训,虽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般宏大,却也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且要求更为严格。
记得在我上幼儿园时,爸爸就为我们制定了家训。具体内容为五条:其一,不许说脏话;其二,要勤俭节约;其三,全家人要和睦相处;其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五,人人平等。而我们家的家风则是尊敬长辈。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以此为准则。
然而,我也曾触犯过家规,并为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有一次,早上洗漱后,我竟粗心地忘记关掉水龙头,水一直流到中午。爸爸回来后,怒不可遏,将我按在床上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严厉警告我不许再犯。还有一次,我把一些用不到的铅笔扔进了火里,这一幕恰好被爸爸看见,我又挨了一顿揍。这次我不服气,和爸爸争吵起来,结果触犯了家规,被禁足了。事后,我懊悔不已,不仅挨了打,还不能出门。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触犯家规了。
直至今日,我们家依旧保留着这些规矩。不知为何,我有时会想要挑战一下。比如在一次吃饭时,爸爸妈妈正在讨论事情,我觉得机会来了,便插嘴说话,还不小心说了脏话。我本以为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只受到了言语教育。看来,家规会随着我的年龄增长而有所调整,但这需要我自觉遵守。我决定,从今往后,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严格遵守家训。
虽说家规曾让我吃了不少苦头,但我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好。我定不会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
第二篇: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
中国乃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庭都有家训、家规、家风,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良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后代的期望与鞭策,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家自然也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以及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要友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虽是古已有之,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将其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铭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辉煌,而我也会努力践行,并影响身边的人一同做到。
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相互尊重;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完成作业后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不得拖延;每天至少进行一种运动。这些家规中,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制定的。日益完善的家规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自幼,爸爸妈妈就要求我遵守这些家规,良好的规矩成就了我如今的成绩。
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古人云:有家规的家庭,乃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规、家训的家庭,属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家训、家风的家庭,为王侯将相之家。
我期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够世代传承,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第三篇: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
家风家训,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成长的方向。它时刻提醒着我,做人要诚实守信。
记得在三年级时,一次数学考试后,试卷发了下来,我看到成绩是98分,心里挺高兴。可仔细一检查,发现填空题有两空错了,我的真实成绩只有94分。此时,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是去找老师改过来,还是不去呢?这让我纠结不已。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爸爸曾对我说的话:“做人要诚实。”最终,我鼓起勇气,找老师改了分数。
还有一次,放学后,我认识了一个叫小方的人。他经常长时间玩游戏,且他的父母从不管他。有一天,他让我去他家玩游戏,我便去了,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一到家,妈妈就脸色难看地问我:“你去哪儿了?这么晚才回来!”我吞吞吐吐地说:“我在学校写作业,写完才回来。”妈妈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喊道:“别以为我不知道,我去过你的班级,早就没人了!”爸爸见情况不妙,忙把我拉到房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子,我们不是常对你说嘛,做人要诚实。你是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你怎么能撒谎呢?”听了爸爸的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妈妈承认了放学后去同学家玩游戏的事,并保证以后不再撒谎,准时回家。
爸爸的那番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做人要诚实”这句话。诚实守信是我家的家训,它伴我成长,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我相信,只要我始终坚守这份家训,就一定能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