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作者 元稹
元稹

元稹

[唐]

元稹:唐朝中期的文学巨匠与政治家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是中国唐朝中期的一位大臣、文学家和小说家。他出身于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十九世孙,自幼家境贫寒但聪明过人,九岁便能作文。贞元九年(793年),元稹以明经科及第,十年后登书判拔萃科,授校书郎,从此踏上仕途。

仕途生涯

元稹的仕途充满了起伏。他在元和元年(806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开始了他直言敢谏的职业生涯。然而,由于他锋芒太露,触犯了权贵,不久便被贬为河南县尉。母亲去世后,他守孝三年,然后又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元和四年(809年),他奉命出使剑南东川,因劾奏不法官吏,获得了民众的广泛赞誉,但也因此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此后,元稹一度被召回长安,但不久又被外贬,直至元和十四年(819年)才被召入朝中。他因才学出众,受到了宰相令狐楚、荆南监军崔潭峻等人的赏识,被誉为“元才子”。长庆二年(822年),他以工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深受唐穆宗眷顾。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未因此一帆风顺,后来他被罢相外放,历任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再入朝为尚书左丞。太和四年(830年),他出任武昌军节度使,翌年因暴病在武昌逝世,时年五十三岁,被追赠为尚书右仆射。

文学成就

元稹的文学成就同样显著。他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他的诗词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他的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元稹的诗风独特,他推崇杜甫的诗,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的特点。他的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和《古乐府诗》19首,都表现出了他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描写技巧。他的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诗通过一个老人之口叙述连昌宫的兴废变迁,反映了唐朝自唐玄宗时期至唐宪宗时期的兴衰历程,具有深刻的思想和严肃的主题。

家庭与友情

元稹的家庭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娶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两人感情深厚。然而,韦丛在元稹仕途受挫时去世,这对元稹打击很大,他因此写下了有名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此外,元稹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友,如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崔群和李夷简等,他们之间的友情和文学交流对元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元稹是唐代中期的一位杰出的大臣、文学家和小说家。他的仕途生涯充满了起伏和波折,但他的文学成就却熠熠生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和严肃的主题,还以平浅明快、丽绝华美的语言风格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