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乘楂

速览

“乘楂”也作“乘槎”,其常见含义如下:

神话传说相关

“槎”指竹木筏,传说中有人乘坐竹木筏到达天河。典出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所以“乘槎”最初就带有一种奇幻色彩,象征着前往神秘未知的天河,蕴含着对宇宙、仙境的探索与向往。

比喻入朝做官

在古代文人的表达中,“乘槎”常被用来比喻入朝做官或出使。因为传说中乘槎可到达天河,而在古人的观念里,天上的星宿与人间的官职等有对应关系,所以就用“乘槎”来隐晦地表达入朝为官、踏入仕途,或是承担外交使命、出使他国等情境。比如唐代杜甫《有感五首》之三:“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这里就以张骞乘槎出使西域的典故,暗指当时的局势和外交情况。

详细释义

“乘楂”的读音

拼音读音
[chéng zhā]
汉字注音:
ㄔㄥˊ ㄓㄚ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乘楂”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见"乘槎"。

网络解释

“乘楂”的单字解释

】:[chéng]1.骑;坐(交通工具):乘马。乘车。2.趁;就着:乘便。乘隙。3.运算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4.佛教的教理和教派:大乘。小乘。[shèng]1.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2.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泛指一般史书:史乘。野乘。
】:[zhā]见〔山楂〕[chá]同“”。

“乘楂”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