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睦邻政策

速览

“睦邻政策”指的是与邻国或周边地区友好相处、相互亲善的外交政策或策略方针。

其核心在于通过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与相邻的国家或区域展开友好往来、合作交流,尊重对方主权,妥善处理相互间的分歧与问题,致力于营造和平、稳定、和谐且互利共赢的周边关系环境,以促进地区的和平发展以及自身的安全与利益。例如,一个国家通过开展一系列贸易合作、文化交流活动等举措来加强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这便体现了其推行的睦邻政策。

详细释义

“睦邻政策”的读音

拼音读音
[mù lín zhèng cè]
汉字注音:
ㄇㄨˋ ㄌㄧㄣˊ ㄓㄥˋ ㄘㄜˋ
简繁字形:
睦鄰政策
是否常用:

“睦邻政策”的意思

基本解释

网络解释

“睦邻政策”的单字解释

】:1.和睦:睦邻。婆媳不睦。2.姓。
】:1.住处接近的人家:四邻。东邻。邻人。远亲不如近邻。2.邻接的;邻近的:邻国。邻县。邻家。邻座。3.古代五家为邻。
】:1.政治:政纲。政工人员。2.政府:党政军民。3.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4.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家政。校政。
】: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睦邻政策”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