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小儒

速览

“小儒”常见的意思如下:

指学问浅薄的儒者

在古时一些语境中,相对于大儒、通儒等学识渊博、造诣高深的儒者而言,“小儒”指那些学问有限、见解较为狭隘、对儒家经典及学问理解不够深入透彻的人。例如韩愈《原道》中“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所业亦同也,以从师为耻,其可乎?’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能学于师。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其中提到的那些对从师学习认识不清、不能很好传承儒家大道的人,可算是“小儒”的一种表现。

有时也可作为自谦之词

文人雅士等在特定场合会以“小儒”自称,以表示自己在学问、见识等方面尚显不足,较为谦逊的态度。比如在与他人探讨学术、文学等问题时,说“小儒不才,对此见解尚浅”之类的话语。

详细释义

“小儒”的读音

拼音读音
[xiǎo rú]
汉字注音:
ㄒㄧㄠˇ ㄖㄨ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小儒”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小儒 xiǎorú

(1) [short-sighted stupid intellectual] 指眼光狭小的愚陋读书人

小儒规规焉。——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

导源于小儒

网络解释

小儒

小儒是汉语词汇,拼音xiǎo rú,指勉力矫性而有得的儒者。

“小儒”的单字解释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1.旧时泛指读书人:儒生。儒医。2.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3.儒家:儒术。4.通“懦(nuò)”。懦弱:偷儒转脱。

“小儒”的相关成语

“小儒”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