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莎笼

速览

“莎笼”是东南亚一带人围的一种裙子。

通常是一块长方形的布,围裹在身上作为下身的服饰,常见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服饰穿着中。

详细释义

“莎笼”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ā lóng]
汉字注音:
ㄕㄚ ㄌㄨㄥˊ
简繁字形:
莎籠
是否常用:

“莎笼”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莎笼 shālóng

[sarong] 用一长条布裹身做成的宽松裙子,在腰部用塞或卷的方法加以固定,主要为马来群岛和太平洋岛屿上的男女穿着

网络解释

莎笼

莎笼(shā lóng),汉语词语,指用一长条布裹身做成的宽松裙子。

“莎笼”的单字解释

】:[shā]多用于地名,如莎车(在新疆)。也用于人名。[suō]〔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三棱形,叶线形。根茎叫香附,均可供药用。
】:[lóng]1.笼子:竹笼。兔笼。鸡从笼里跑出来了。2.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囚笼。3.蒸笼:小笼包子。馒头刚上笼。4.把手放在袖筒里:笼着手。[lǒng]笼子(lǒng·zi):箱笼。

“莎笼”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