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拥旄

速览

“拥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主要意思如下:

“旄”本义是指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在古代常作为某种权力或身份地位的象征。“拥旄”指古代高级武官持旄节统制一方,即拥有军事指挥权力、率领军队等意思,常用来形容某人掌握重兵、镇守一方的显赫地位。

例如:拥旄仗节,镇抚边疆(意思是持旄节、掌握军权,镇守安抚边疆地区)。

详细释义

“拥旄”的读音

拼音读音
[yōng máo]
汉字注音:
ㄩㄥ ㄇㄠˊ
简繁字形:
擁旄
是否常用:

“拥旄”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拥旄 yōngmáo

[taken flag with yak's tail and controled some land by anciene military officer] 古代武官持旄节专制一方

拥旄万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辞典解释

拥旄  yǒng máo  ㄩㄥˇ ㄇㄠˊ  

旄,竿首以牦牛尾为饰的军旗,用以指挥作战。拥旄指掌握兵权,统率军队。
南朝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唐.裴铏《昆仑奴》:「主人拥旄,逼为姬仆。」

网络解释

拥旄

拥旄是汉语词语,
拼音:yōng máo
是借指统率军队。

“拥旄”的单字解释

】:1.抱:拥抱。2.围着:前呼后拥。一群青年工人拥着一位老师傅走出来。3.(人群)挤着走:一拥而入。大家都拥到前边去了。4.拥护:拥戴。拥军优属。5.拥有:拥兵百万。6.姓。
】:[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mào]古同“”,年老。

“拥旄”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