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煙靄

速览

“烟霭”亦作“烟蔼”,读音为“yān ǎi”,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

  1. 云雾:指山林间云雾缭绕的样子。如“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的“翠微”就常伴有烟霭迷蒙的景象,这里的烟霭可理解为山间的云雾之气,使得景色更具一种朦胧、清幽的美感。
  2. 指云雾笼罩处:强调是被云雾所弥漫、覆盖的某个地方。比如“回首望烟霭,苍茫一孤舟”,描绘了回望时看到一片被烟霭笼罩的区域,其间只有一只孤舟的画面,突出了一种迷茫、悠远的氛围。
  3. 指焚香的烟气:在古代一些描写室内或特定场景的文字中,会用“烟霭”来形容焚香时产生的袅袅烟气。如在描述古人于室内读书、静思等场景时,可能会提到屋内焚着香,那缕缕烟霭升腾,营造出一种静谧、雅致的氛围。

总之,“烟霭”多用来描绘一种朦胧、缥缈的氛围或景象,给人以空灵、悠远的感觉。

详细释义

“煙靄”的读音

拼音读音
[yān ǎi]
汉字注音:
ㄧㄢ ㄞˇ
简繁字形:
烟霭
是否常用:

“煙靄”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烟霭 yān’ǎi

[mist and clouds] 云雾;云气

江那面的山峰,抹上蓝色的烟霭,显得十分美丽。——艾芜《野牛寨》

辞典解释

烟霭  yān ǎi  ㄧㄢ ㄞˇ  

尘土、云气。
唐.德宗〈重阳日即事〉诗:「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英语 mist and clouds

网络解释

烟霭

烟霭,汉语词汇。
拼音:yān ǎi
亦作烟雾,指云雾;烟气等。
见唐王勃 《慈竹赋》:“崇柯振而烟霭生,繁叶动而风飚起。”

“煙靄”的单字解释

】:1.物質燃燒時所產生的氣狀物。《說文解字》:“煙,火氣也。”如:“炊煙”、“狼煙”。唐•王維《使至塞上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2.山川間像煙一樣的水氣:“雲煙”、“煙嵐”。《文選•左思•吳都賦》:“飛爓浮煙,載霞載陰。”3.煙氣所凝結而成的黑灰,常用以製墨:“油煙”、“桐煙”、“鍋煙”。《文選•曹植•樂府詩》:“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4.特指鴉片:“煙土”、“大煙”、“抽大煙”。5.同“”。
】:同“”。

“煙靄”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