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忠恕

速览

“忠恕”是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与思想理念,以下是其具体含义:

指尽心为人,对人、对事、对国家等秉持忠诚、忠实的态度。例如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对待他人,尽心尽力履行自己对他人的责任与义务;在为国家效力时,忠心耿耿,恪尽职守等。

就是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能够换位思考,宽容谅解别人。如《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体现的就是一种恕道,要能体谅和包容他人的想法与行为,不苛求于人。

“忠恕”合起来强调人们既要以忠诚之心对待人与事,又要以宽容体谅的态度与他人相处,是儒家倡导的实现和谐人际关系及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准则。

详细释义

“忠恕”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ōng shù]
汉字注音:
ㄓㄨㄥ ㄕㄨ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忠恕”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谓尽心为人;恕,谓推己及人。

辞典解释

忠恕  zhōng shù   ㄓㄨㄥ ㄕㄨˋ  

竭尽心力并推己及人。
《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网络解释

忠恕

忠恕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ōng shù,指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谓尽心为人;恕,谓推己及人。出自《论语·里仁》

“忠恕”的单字解释

】:1.忠诚:忠心。忠言。效忠。2.姓。
】:1.以仁爱的心待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忠恕。恕道。2.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原谅:宽恕。饶恕。恕罪。3.客套话,请对方不要计较:恕不招待。恕难从命。

“忠恕”的相关词语

“忠恕”造句

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则自忠恕,其致则公平。

我们已注意到,他的思想,仿佛取法于一切圣贤忠恕之士,认为自己首要的天职并不在于为己。

忠恕思想既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又是争论最多的概念之一,因此澄清其内涵意义重大。

牺牲小我,顾全大局,争论无益,忠恕是从。

忠恕之道”内涵丰富,意义深刻,无论是对人体道德的发展,还是对社会道德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忠恕的理论疑点主要体现为主观主义的嫌疑,实际上,实行忠恕也讲求客观认定标准。

恭、宽、信、敏、慧是“仁”的五种表现形式,忠恕之道则是实行“仁”的理想方法。

就在谭忠恕展开名单的一瞬间,他身边服务数年之久的女机要秘书,突然拿起墨汁泼在名单上。

以乐知天命为依归”、“范纯人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诗僚友,亲睦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