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忠孝

速览

“忠孝”指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

“忠”体现为对君主、国家、民族等怀着忠诚、竭诚奉献的态度,忠诚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为其利益、发展、安危等贡献力量,在封建时代常强调臣民对君主的忠心不二,在现代则更多地指向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与担当。

“孝”主要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敬重、赡养、顺从等,关心父母的生活、健康,让父母在情感上得到慰藉,依照道德规范和人伦常理履行对父母的孝道,如奉养双亲、尊重长辈的意愿等。

“忠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的重要内容,在过去常常被视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许多时候人们期望一个人既能在朝堂等公共事务层面尽忠职守,又能在家庭生活中践行孝道。

详细释义

“忠孝”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ōng xiào]
汉字注音:
ㄓㄨㄥ ㄒㄧㄠ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忠孝”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辞典解释

忠孝  zhōng xiào   ㄓㄨㄥ ㄒㄧㄠˋ  

忠于国家,孝顺父母。
《文选.曹冏.六代论》:「由斯言之,非宗子独忠孝于惠文之闲,而叛逆于哀平之际也。」
《儒林外史.第四○回》:「总之,为人以忠孝为本,其余都是末事。」

网络解释

忠孝

忠孝是汉语词语。
拼音:zhōng xiào
释义:受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忠孝”的单字解释

】:1.忠诚:忠心。忠言。效忠。2.姓。
】:1.孝顺:孝子。尽孝。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孝。3.丧服:穿孝。戴孝。4.姓。

“忠孝”的相关成语

“忠孝”的相关词语

“忠孝”造句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刘昼 

男人忠孝才像男人,女人柔顺才像女人。

忠孝是男人的标志,柔顺是女人的标志。

读圣贤书,行仁义事。立齐家志,存忠孝心。

男人忠孝令女人有安全感,女人柔顺令男人有幸福感。

天地君亲师,为师须德艺双馨,忠孝礼廉耻,知耻必贪淫俱戒。

兄妹沾襟”八个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蔡伯喈行孝的困境正说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实际上是皇权绝对支配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示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

中国儒家推崇忠孝安邦,礼义治国,注重现实生命的人文精神,而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求知文化,强调以法治国、法律主治。

本章参议了元朝文人忠孝节义观新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