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孝悌

速览

“孝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iào tì”,其意思如下:

含义

“孝”指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即孝顺、孝敬父母长辈,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包含了在物质上供养父母,使其生活有所保障,更在精神上尊重、关爱父母,让他们内心感到慰藉等诸多方面。

“悌”指敬爱兄长,也泛指敬重长上,兄弟姐妹之间弟弟要尊重、顺从兄长,它体现了家族内部晚辈对长辈以及同辈之间相互尊重、友爱的一种道德规范。

出处与用法

  • 出处:该词出自《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这里,孔子强调了孝悌是实行“仁”的根本所在,可见其在儒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基础性地位。
  • 用法:通常作名词使用,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宾语等成分,如“古人非常重视孝悌之道”一句中,“孝悌”作宾语,表明古人重视的对象是有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德准则。

“孝悌”是儒家倡导的重要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伦理、社会秩序维护等方面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至今仍是中华民族所秉持的优秀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详细释义

“孝悌”的读音

拼音读音
[xiào tì]
汉字注音:
ㄒㄧㄠˋ ㄊㄧ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孝悌”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见“孝弟 ”。

辞典解释

孝悌  xiào tì   ㄒㄧㄠˋ ㄊㄧˋ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悌以不教诲之过。」《文选.刘孝标.辩命论》:「敦孝悌,立忠贞。」也作「孝弟」。

英语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duty

网络解释

孝悌

孝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ào tì。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简言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孝悌”的单字解释

】:1.孝顺:孝子。尽孝。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孝。3.丧服:穿孝。戴孝。4.姓。
】:敬爱兄长: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孝悌”的相关词语

“孝悌”造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学仁善之德,德才兼备。扬孝悌之风,风尚推崇。记孔孟之训,训言励志。怀求实之诚,诚信守信。修勤劳之身,身体力行。举勇为之义,义不容辞。

爱你知书达理如中国文字般的内涵;爱你孝悌有加如智能机器般的品质;爱你风雨同舟如白菜萝卜般的实惠;爱你持家有方如ATM机般的可爱。720,妻爱你,爱你一生一世。

一颗仁爱孝悌心,二行感恩父母泪,三迁孟母择善美,四海承风尚德惠,五洲游子慈母线,六方义鸦反哺衔,七彩文化慈孝颂,八面来风美德弘!

孝悌廉耻,忠信礼义,诗书典章,字词段句,孜孜不倦,勤恳授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节日来临,更加想念。学子四方,祝福送上,愿您幸福,万寿无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要每个家庭都能充满孝悌温馨,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颜氏家族的家风可以概括为好学、尚德、孝悌、淡泊四个方面,其学风可以概括为经世致用、积累相传。

人伦肇始于父母,其次乃有兄弟师长,所以“孝悌”二者,斯为伦理教育的基础.

鲜卑民族原来是没有孝悌观念的,孝悌观念在全社会重新树立起来是从孝文帝时期才开始的。

旌表孝悌是唐宋两代社会教化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