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作者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

[唐]

张九龄:唐代名相与杰出诗人

张九龄(673年—740年,一说678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西)人,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被誉为“岭南第一人”,是大唐唯一一位从偏远山区走出来的草根宰相。

政治生涯

张九龄自幼聪颖好学,弱冠之年便登进士第,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随后,他参加了由太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主持的“道侔伊吕”科考试,表现出色,被提升为右拾遗。唐玄宗即位后,张九龄因直言敢谏而受到重用,历任左拾遗、中书舍人等职。然而,他也因为与宰相姚崇的意见不合,一度遭到排挤,被外放为地方官。

开元十九年(731年),张九龄再次被召回朝中,先后担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他正式成为宰相,达到了政治生涯的顶峰。在任期间,他主张选贤任能,反对任人唯亲,强调官职爵位应该是天下的公器,应该根据个人的德行和才能来决定。他提倡以“王道”治理国家,关注民生,反对穷兵黩武,主张减轻百姓负担,扶持农业生产。张九龄还积极参与人才选拔工作,选拔了许多有识之士,包括孟浩然、王维等人。

然而,张九龄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他坚持原则,不愿与玄宗宠臣李林甫等人同流合污,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被罢免宰相职务,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张九龄在荆州逝世,享年63岁。

文学成就

张九龄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淡著称,偏好清澹的景色,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等。他的诗作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被誉为“曲江风度”。

张九龄的代表作有《感遇》12首、《杂诗》5首等。其中,《感遇·其一》以春兰与秋桂为喻,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品格和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望月怀远》则是他在被贬荆州后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名句,意境雄浑,气势磅礴,传诵千古。

此外,张九龄还创作了《西江夜行》、《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送韦城李少府》、《湖口望庐山瀑布泉》、《赋得自君之出矣》、《归燕诗》、《照镜见白发》等佳作,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友情、自然的深刻感悟。

总结

张九龄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在唐代政治和文学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偏远山区的草根少年到成为大唐名相,再到被贬荆州后依然坚持文学创作,他的经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张九龄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唐代历史的长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