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再思
[元]徐再思,字德可(也有资料记载为“德夫”),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是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他大约生于1280年,卒于1330年左右,浙江嘉兴人。尽管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知之甚少,但他的文学成就却为后世所铭记。
徐再思曾任嘉兴路吏,因喜爱甜食,故自号甜斋。他的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两人的散曲作品被后人合辑为《酸甜乐府》,其中收录了徐再思的小令103首。这些作品以写景、相思、归隐、咏史等题材为主,风格清新秀丽,深受读者喜爱。
徐再思的散曲作品以悠闲生活和闺情春思为主要内容,擅长用白描手法,抒情深细,对仗工整。他的写景作品如《喜春来·皋亭晚泊》、《水仙子·惠山泉》等,意境高远而奇巧,展现了他工于炼字造句的特色。而他的写情之作则深沉娟秀,如《双调·蟾宫曲·春情》中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以及《双调·水仙子·夜雨》中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都堪称写情神品,深入人心。
除了写景和写情之作,徐再思还有一些赠答、咏物为题的作品,如《双调·水仙子·红指甲》和《双调·水仙子·佳人钉履》等。这些作品在表达上语语俊秀,字字绝妙,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此外,徐再思还有一些咏史之作,常在短短的一曲中小结兴亡,表现出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他的散曲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的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价他的作品如“桂林秋月”,这一评价恰当地概括了徐再思作品的清新秀丽和深邃意境。
总的来说,徐再思是元代散曲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好评,而且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