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朝天子 · 西湖

朝天子 · 西湖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

注释

中吕:词曲宫调名。朝天子:曲牌名,属中吕宫。西湖:此指杭州西湖。 里湖、外湖:杭州西湖以苏堤为界分里湖、外湖。 销金锅:喻挥金如土,用钱如沙,像销金的锅子一样。 锦绣窟:言西湖是衣锦披绣的窟穴。 老苏:即宋代文学家苏轼。 老逋:指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 杨柳堤:指“苏堤”。梅花墓:指林逋墓。

译文

西湖春色无处不在,它兼有真山真水和真画图之美,湖水澄澈明净,就像是玲珑美玉。面对西湖,它添人酒兴,给人灵感,它在任何时候都有不同的美。西湖如此之美,一年四季游人不断,人们花在西湖上的钱难以数计。西湖又因苏堤、梅花墓而更显得清雅恬淡。

赏析

《朝天子·西湖》是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的作品。这首小令从多方位、多角度描写杭州西湖的水光山色,绘出西湖碧波荡漾、荷花飘香、晴阴皆美的自然风光,展示出一派欢歌笑语、天顺民昌的盛世之景。全诗语言粗豪,用笔简淡,画面酣畅淋漓,是难得的写景佳作。

赏析2

《朝天子·西湖》是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作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下面对这首曲进行赏析:

1. 结构与韵律

这首曲采用的是“朝天子”这一曲牌,属于北曲中的小令。全篇共九句,每句字数不一,但整体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曲中多处运用了叠词和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2. 景物描写

  •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
    开篇两句直接点明了西湖的地理特征,“里湖”和“外湖”分别指的是西湖内部的两片水域。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西湖的广阔与美丽,尤其强调了“无处是无春处”,意思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春”不仅指季节,更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将它比作一幅天然的画卷,山水相映成趣,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玲珑玉”则形象地比喻了西湖的清澈与晶莹,给人以美的享受。

3. 意境营造

  • “宜酒宜诗,宜晴宜雨。”
    作者通过这两句展现了西湖的不同风貌:无论是饮酒赋诗,还是晴天雨天,西湖都别有一番风味。这种变化多端的美使得西湖成为了文人墨客的理想之地。晴天时,西湖波光粼粼;雨天时,湖面上烟雾缭绕,别有一番诗意。

  • “销金锅、锦绣窟。”
    这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西湖如同一个“销金锅”(即挥霍金钱的地方)和“锦绣窟”(即充满奢华与美丽的所在),暗示了西湖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也是人文活动的重要场所。历史上,西湖周边有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聚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4. 历史典故

  • “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
    最后三句引用了两位著名的宋代人物:“老苏”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曾任杭州知州,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的诗词;“老逋”则是指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留下了“梅妻鹤子”的佳话。而“杨柳堤”和“梅花墓”则是指西湖边的具体景点,前者可能是苏堤,后者可能是林逋的墓地。通过这些典故,作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之情。

5. 情感表达

整首曲通过对西湖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遗迹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深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总结

《朝天子·西湖》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美感的作品,通过对西湖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西湖的独特魅力。徐再思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将西湖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