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落日时分放下船,喜欢轻风吹起的风浪慢慢前行。竹林幽深之地留住客人的脚步,荷花宁静开放在凉爽舒适的时候。公子调冰水供佳人解渴消暑,品尝着像雪一样洁白鲜嫩的藕丝。头顶上的乌云聚集,应该是催生出雨意激发诗情。
【其二】 雨水落在席上,急风吹打船头。越地女子的红裙被打湿,燕姬的翠黛也显得忧愁。船缆靠着堤岸的柳树系住,船上的帷幕仿佛漂浮在浪花之间。归路上感觉风雨交加,虽然已是五月盛夏,但心情依然如秋日般凄凉萧瑟。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在夏日傍晚与友人泛舟、饮酒、纳凉、遇雨的场景。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杜甫细腻的观察力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具体的意象和情景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中。
【其一】 首联“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描述的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诗人与友人乘船出游的情景。此时天色已晚,落日余晖洒满水面,波光粼粼,轻风吹拂,水波荡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安逸的氛围。 颔联“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则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幽静和清凉。“竹深”形容竹林茂密,遮蔽了阳光,为游人提供了阴凉之处;“荷净”则是指清澈的湖水中生长着洁净的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这两句不仅突出了自然景色之美,还体现了人们在此处享受纳凉的乐趣。 颈联“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出了宴会中的雅致场景。公子们正在准备冰镇的饮料,佳人们则在精心地剥制莲藕。这一联不仅表现了贵族生活的奢华,也透露出一种闲适惬意的生活态度。 尾联“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则预示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夏雨即将来临。天空中出现了一片乌云,似乎是在提醒诗人抓住这难得的灵感,创作出优美的诗句。这既是对天气变化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心境的刻画,暗示了大自然的变化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激情。
【其二】 首联“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直接切入雨景,雨点落在宴席上,风吹得船身摇晃。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势之大和风力之强,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风雨交加的环境中。 颔联“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刻画了女子们的形象。越女的红裙被雨水淋湿,燕姬则因为风雨而愁容满面。这里通过描写女子们的反应,进一步渲染了雨夜的氛围。 颈联“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继续描绘雨中的景象。缆绳紧紧地绑在堤岸边的柳树上,船上的幔帐随着波浪起伏,宛如浮在水面的花朵。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幔帐比作浮在水面的花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船在风雨中的状态。 尾联“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则抒发了诗人对归途的感慨。原本应该充满生机的五月,却因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而显得格外凄凉,仿佛提前进入了秋天。这里的“萧飒”一词,不仅描写了风雨过后的冷清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失落。
总体而言,这两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到夜晚风雨来袭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