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哀江头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释

少陵:杜子美祖籍长安杜陵。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在杜陵附近。杜子美曾在少陵附近居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吞声哭:哭时不敢出声。 潜行:因在叛军管辖之下,衹好偷偷地走到这里。 曲江曲: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 江头宫殿:《旧唐书·文宗纪》:「上(文宗)好为诗,每诵杜甫《曲江行》(即此篇)……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臺殿、百司廨署。」明·王于越《杜臆·卷二》:「曲江,帝与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江头宫殿锁千门」句:写曲江边宫门紧闭,游人绝迹。 为谁绿:意思是国家破亡,连草木都失去了故主。 霓旌:云霓般的彩旗,指天子之旗。《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同『霓』)旌。」李善注引张揖曰:「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蜺之气也。」南苑:指曲江东南的芙蓉苑。因在曲江之南,故称。 生颜色:万物生辉。 昭阳殿:汉代宫殿名。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之妹为昭仪,居住于此。唐人多以赵飞燕比杨贵妃。 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辇:皇帝乘坐的车子。古代君臣不同辇,此句指杨贵妃的受宠超出常规。 才人:宫中的女官。 嚼啮:齩。 黄金勒:用黄金做的衔勒。 仰射云:仰射云间飞鸟。 一箭:一作「一笑」,杨贵妃因才人射中飞鸟而笑。 正坠双飞翼:或亦暗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马嵬驿之变。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句:写安史之乱起,玄宗从长安奔蜀,路经马嵬驿,禁卫军逼迫玄宗缢杀杨贵妃。《旧唐书·杨贵妃传》:「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血污游魂:指杨贵妃缢死马嵬驿。 清渭:即渭水。 剑阁:即大剑山,在今四川省剑阁县的北面,是由长安入蜀必经之道。《太平御览·卷一六七》引《水经注》:「益昌有小剑城,去大剑城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句:明·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四》注:「马嵬驿,在京兆府兴平县(今属陕西省),渭水自陇西而来,经过兴平。盖杨妃藳葬渭滨,上皇(玄宗)巡行剑阁,市区住西东,两无消息也。」 去住彼此:指唐玄宗、杨贵妃。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句:意谓江水江花年年依旧,而人生有情,则不免感怀今昔而生悲。以无情衬托有情,越见此情难以排遣。 终极:犹穷尽。 胡骑:指叛军的骑兵。 城北:一作「南北」。 望城北:走向城北。望,一作「忘」,北方口语,说向为望; 「欲往城南望城北」句:写极度悲哀中的迷惘心情。原注:「甫家住城南。」

译文

祖居少陵的野老(杜子美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边。 江岸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 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 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 翻身朝天上的云层射去,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 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 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 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没有消息。 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 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走向城北。

赏析

此诗前半首回忆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的盛事,後半首感伤贵妃之死和玄宗出逃,哀叹曲江的昔盛今衰,描绘了长安在遭到安史叛军洗劫後的萧条冷落景象,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情怀,及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之情。全诗层次清晰,结构严整,首尾照应,艺术构思缜密,语言形象精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该诗作于至德二年(西元七五六年)春天。在这前一年诗人去灵武投奔肃宗的途中,被安禄山的叛兵俘虏带到了长安,後来逃出。诗中所写的就是当时在长安所见到的荒凉情景,回想起从前的盛况,悲愤之情贯穿全篇。在这首诗里,诗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全篇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

赏析2

《哀江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后。这首诗主要以回忆的形式描绘了长安沦陷前后,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曲江游玩的盛景以及战乱后的悲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人事变迁的感慨。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以“少陵野老”的身份出现,表明自己是一个普通百姓,在春日里偷偷来到曲江边哭泣。这里的“吞声”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而“潜行”则表现出他对时局的担忧和恐惧。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景象:曾经繁华的宫殿如今已经关闭,连岸边的细柳和新蒲也失去了生机。这里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诗人回忆起往日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南苑游玩时的场景,那时的景色如画,万物生机勃勃。诗人通过描绘过去的美好时光来反衬现在的凄凉,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冲击力。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这两句描述了杨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以及她与唐玄宗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这种美好的时光早已逝去,留给人们的只是无尽的哀思。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诗人感叹道,曾经美丽动人的杨贵妃如今又在何处呢?她的灵魂恐怕也无法回归故土吧。这两句话不仅表现了对杨贵妃个人命运的关注,也反映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剧。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这两句写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分离,同时也暗示着国家未来的不确定性。诗人用渭河的水流和剑阁的险峻来比喻国家局势的复杂多变,表达了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他认为人生充满了情感波动,眼泪常常会沾湿衣襟。同时,他也认为江水和江花都是永恒存在的,不会因为人类的悲欢离合而改变。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惨象:黄昏时分,敌人的骑兵扬起漫天尘土,几乎遮蔽了整个城市。此时此刻,诗人想要逃离这个充满苦难的地方,但却只能望着城南的方向,无法确定自己的去向。这既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