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六首
老僧八十无童子,礼佛看经总不能。
双手丫叉出迎客,自称六十六年僧。
老和尚已经八十岁了没有徒弟,拜佛念经的事情没有人帮忙。双手叉腰出门迎客,自称已经做六十六年的和尚了。
陆游的这首诗选自《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六首》,描述了诗人与友人游览湖上时遇到的一位老僧的情景。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僧的形象,通过几个细节展现了这位老僧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
“老僧八十无童子,礼佛看经总不能。”这两句诗首先介绍了老僧的年龄以及他的生活状况。八十岁高龄的老僧身边没有小和尚帮忙照料,甚至他自己也因为年迈而无法很好地完成礼佛、看经等日常修行活动。这不仅反映了老僧的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他生活的艰难。
“双手丫叉出迎客,自称六十六年僧。”这两句诗则通过描写老僧迎接客人时的动作和自我介绍的方式,进一步刻画了老僧的形象。老僧用双手叉腰的动作迎接客人,这个动作显得有些笨拙,但却透露出一种质朴和真诚。更重要的是,当被问及年龄时,老僧自称为“六十六年僧”,这意味着他已经做了六十六年的僧侣。这个数字不仅表明了他的修行经历之久,还体现了他对佛教信仰的坚定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僧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信仰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老僧的形象既是孤独的象征,也是坚韧不拔精神的体现,让人感受到岁月虽无情,但人的精神可以超越这一切,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陆游通过这样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传达出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