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文集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撰写的一篇散文,旨在纪念并高度评价其友人苏子美(苏舜钦)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以下是对该文的详细赏析:
文章开篇即交代了编辑《苏氏文集》的缘起:“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欧阳修在苏子美去世四年后,从其岳父杜衍家中得到其遗稿,并整理成十卷。这一开篇简洁明了,既点明了文集的来源,又表达了欧阳修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欧阳修在文中对苏子美的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日产,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他认为苏子美的文章如同金玉般珍贵,即使被埋没于粪土之中,也不能被销蚀,终将有人发现并珍视之。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欧阳修对苏子美文章的珍视和对其才华的肯定。
同时,欧阳修还指出,苏子美的文章在遭受排斥和挫折时,已经自行于天下,即使其怨家仇人也不能掩盖其光芒。这一评价不仅体现了苏子美文章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也反映了欧阳修对苏子美人格魅力的钦佩。
欧阳修在文中还探讨了文章与政治盛衰的关系。他提到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但文章未能革除五代之余习;而到了元和年间,韩愈、李翱等人出现,古文运动才得以复兴。欧阳修认为,文章与政治盛衰并不完全一致,但好的文章往往能在乱世中流传下来,成为后世之宝。这一观点既体现了欧阳修对文学独立价值的认识,也表达了他对苏子美文章能够流传后世的信心。
欧阳修在文中详细描述了苏子美在古文运动中的特立独行。在天圣年间,时人皆以声偶挝裂的时文相夸尚,而苏子美却与其兄苏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一起,创作古歌诗、杂文。时人对此多非笑之,但苏子美却不顾世俗眼光,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这一描述不仅展现了苏子美的文学才华和独立精神,也反映了欧阳修对苏子美人格魅力的高度赞扬。
文章最后部分,欧阳修对苏子美的生平与遭遇进行了感慨。他提到苏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欧阳修对苏子美的英年早逝表示了深深的惋惜和悲痛。同时,他也对苏子美在遭受排斥和打击时仍能保持高尚品格和独立精神表示了由衷的敬佩。
整篇文章以欧阳修对苏子美的怀念和赞美为主线,穿插了对文章与政治盛衰关系的探讨、对苏子美特立独行的赞扬以及对苏子美生平与遭遇的感慨。文章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议论风发且富于情韵,不仅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文学见解,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综上所述,《苏氏文集序》是一篇充满深情与哲思的散文佳作,它不仅是对苏子美文学成就的颂歌,也是对文学独立价值和人格魅力的深刻探讨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