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

一榻东轩迥绝缘,寒岩枯木共忘年。 虽非悟道庞居士,岂是耽诗贾阆仙。 禅定尽教崖石坐,法音都付涧湍传。 晴窗终日无他伎,只办饥餐与困眠。

译文

这间向东的轩室距离尘世喧嚣很远,仿佛与寒冷的岩石和枯木共同度过漫长的岁月。虽然我没有像庞居士那样悟道,但也绝非耽于诗酒的仙人。我在悬崖边静坐,通过冥想使自己达到禅定的境界,将法音都交给涧水湍流传播。晴天里,我整天没有其他技能,只能解决饥饿和困倦的睡眠问题。

赏析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向我们展示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和淡泊心境。其中,“一榻东轩迥绝缘,寒岩枯木共忘年”这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居所的清幽与超然。东轩一榻,远离尘嚣,仿佛与世隔绝;而寒岩与枯木,则成为诗人忘年之交,共同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虽非悟道庞居士,岂是耽诗贾阆仙”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未能达到庞居士那般悟道的境界,但也绝非沉溺于诗歌创作的贾阆仙。这里,庞居士和贾阆仙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的代表,被诗人巧妙地用来定位自己的位置——既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又不至于完全陷入艺术的迷醉之中。

“禅定尽教崖石坐,法音都付涧湍传”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禅定的修行和法音的传递。在崖石上静坐参禅,心无旁骛,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而法音则随着涧水的湍急流淌,传遍山林,传递着诗人的禅意与智慧。

最后,“晴窗终日无他伎,只办饥餐与困眠”一句,诗人以极其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山居生活的日常。在晴朗的窗前,没有繁杂的技艺和琐事,只有简单的饥饿时进食,困倦时睡眠。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正是诗人所追求的淡泊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诗人山居生活的惬意与超然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寒岩、枯木为伴,以崖石为座,以涧水为音,以简单的生活为乐,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崇尚和实践,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和生活的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