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描绘月夜景色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两句开篇即点题,以“海上升起的明月”为引子,暗示了诗人与所怀念之人虽身处两地但同赏一轮明月的情景。“天涯共此时”,则表达了无论相隔多远,人们都能在同一时刻共享这份美好,加深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在这样宁静美好的夜晚,本应是享受良宵美景之时,但对于离别之人来说,却只能引发无尽的相思之苦。“怨遥夜”三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状态;“竟夕起相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思念贯穿整个夜晚,直至天明。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为了更好地欣赏月色,诗人熄灭了蜡烛,让月光照亮房间。然而,在这美丽月色之下,他却感到一丝凉意(露水),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温度变化,也象征着内心深处那份孤独与寂寞。“怜光满”、“觉露滋”两处细节描写十分传神,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手中的月光作为礼物送给远方的人,但却无法实现的愿望。于是只好回到床上,希望能够在梦中与心爱之人相聚。“不堪盈手赠”体现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还寝梦佳期”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情感深沉而不失温婉,通过对月夜景象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普遍存在的离愁别绪以及对于团聚美满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