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采桑子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注释

翻乐府:指填词。翻,按曲调作歌词,白居易《琵琶行》:“为君翻作琵琶行”;欧阳修《蝶恋花》:“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乐府,本为汉代管理,祭祀、巡行、宫廷所用音乐的官署,亦称由官署采集来的民歌为乐府。后来将一切可以入乐的诗歌均称为乐府,容若词中取其广义,代指词。 瘦尽句:意思是说眼望着灯花一点一点地烧尽散作灯花,彻夜不眠。 萦怀抱:萦绕在心。 谢桥:谢娘桥。相传六朝时即有此桥名。谢娘,未详何人,或谓名妓谢秋娘者。诗词中每以此桥代指冶游之地,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晏几道《鹧鸪天》:“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纳兰反用其意,谓在梦中追求的欢乐也完全幻灭了。

译文

是谁在翻唱著凄切悲凉的乐府旧曲?风萧萧肃肃,雨潇潇洒洒,房里点燃的灯烛又短瘦了,一个凄苦孤独的一夜,在烛泪中逝去。 不知道是什么事萦绕心怀,难以放下,醒时醉时都一样无聊难耐,就是梦里也没有到过谢桥。

赏析

纳兰的词中有一部分爱情词很朦胧,又无本事可寻,所以很难确定其所指。这首词便是这样。从词里所描写的情景来看,很像是对一位情人的深深怀念。通篇表达了一种无聊赖的意绪。上片侧重写景,刻画了萧萧雨夜,孤灯无眠,耳听着风声、雨声和着凄凉乐曲声的氛围与寂寞难耐的心情;下片侧重写不眠之夜,孤苦无聊的苦情。词情凄惋徘恻,哀怨动人。梁启超认为此词有“时代哀音”,“眼界大而感慨深”。

赏析2

《采桑子》赏析

原文: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一、词牌与背景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真挚深沉,尤其擅长表达个人的哀愁与思念之情。这首《采桑子》是他晚年的作品之一,写于康熙年间。当时纳兰性德正值壮年,却因仕途不顺、亲人离世等原因,内心充满了忧郁和孤独。此词通过描写夜晚的风雨、孤灯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尽惆怅与迷茫。

二、词意解析

  1. 上阕:风雨夜中的孤寂

    • “谁翻乐府凄凉曲?”
      开篇以问句起兴,仿佛有人在翻唱着一曲凄凉的乐府歌谣,引出全词的悲凉基调。这里的“乐府”指的是古代的民歌或宫廷歌曲,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凄凉曲”则暗示了词人心中的哀愁与无奈。

    •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独与凄凉。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冷清、寂静的氛围。而“瘦尽灯花”则形象地描绘了灯光逐渐黯淡的过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疲惫。词人独自一人,在这漫长的夜晚中,伴随着风雨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的夜晚。

  2. 下阕:无法排遣的心事

    •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下阕转入对内心世界的描写。词人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心事缠绕着自己,无论是清醒还是沉醉,都无法摆脱这种无聊与空虚的感觉。这里的“无聊”并非简单的无所事事,而是指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无助。词人似乎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也无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 “梦也何曾到谢桥。”
      结尾一句引用了唐代诗人温庭筠《杨柳枝》中的典故:“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谢桥春尽闭闲门,满地落花人不到。”谢桥是温庭筠诗中情人相会的地方,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浪漫。然而,纳兰性德却说,即使在梦中,他也从未到达过谢桥,暗示他心中的爱情已经消逝,再也无法重温往日的美好。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怀念,也透露出他对人生的一种无力感。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的运用
    纳兰性德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如风、雨、灯花)和文化典故(如谢桥),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风声、雨声不仅是外在的环境描写,更是词人心境的映照;而“谢桥”则象征着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遗憾。通过这些意象的叠加,词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2. 情感的层层递进
    全词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从开篇的“凄凉曲”到结尾的“梦也何曾到谢桥”,情感逐渐加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心理变化过程。词人先是被外界的风雨所触动,继而陷入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最后则是对爱情和人生的深深叹息。这种情感的递进使得整首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的哀愁与无奈。

  3. 语言的简洁与凝练
    纳兰性德的词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短短几句,便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内容。例如,“瘦尽灯花又一宵”中的“瘦尽”二字,既形象地描绘了灯光的逐渐熄灭,又暗含了词人内心的憔悴与疲惫;而“梦也何曾到谢桥”则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无望与失落。这种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风格,使得纳兰性德的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总结

这首《采桑子》通过对风雨夜的描写,展现了纳兰性德内心的孤独、迷茫与哀愁。词人借景抒情,以自然景象为媒介,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叹。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洁凝练,充分体现了纳兰性德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