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木兰词 · 拟古决绝词柬友

木兰词 ·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木兰词:实为《玉楼春》,错题为《木兰词》乃为前人误刻所误导。按《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木兰花》则韦词、毛词、魏词共三体,从无与《玉楼春》同者。自《尊前集》误刻以后,宋词相沿,率多混填。 柬:给……信札。 「何事秋风悲画扇」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唐代诗人王龙标作《长信秋词五首》来怜惜她。 故人:指情人。 却道故心人易变:娱园本作「却道故人心易变」。看似白话,其为用典,出处就在南朝齐国山水诗人谢玄晖《同王主簿怨情》后两句「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汪元治本《纳兰词》误刻后句「故心人」为「故人心」,此误常为现代选本承袭。 「骊(lí)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之典。《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乐天《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薄幸:薄情,“幸”为“倖”的简化正字。 锦衣郎:指唐明皇。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句:化用唐李义山《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译文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赏析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零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赏析2

《木兰词 · 拟古决绝词柬友》赏析

纳兰性德的这首《木兰词》是一首拟古的“决绝词”,借用了古代男女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对友情或爱情变故的深刻感慨。全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意境凄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开篇两句是全词最为人熟知的经典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和对现实变化的无奈。初见时的美好、纯真、充满希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却逐渐发生变化,甚至变得冷漠无情。这里的“初见”不仅仅是指初次见面,更象征着一种最纯粹、最美好的情感状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美好的感觉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秋风悲画扇”的哀怨与失落。

“秋风悲画扇”化用了汉代班婕妤的典故。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宠妃,后来失宠,被冷落宫中。她曾作《团扇诗》,以团扇比喻自己,感叹自己如同秋天的扇子,被弃置一旁。纳兰性德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情或爱情变故的深深叹息:曾经的亲密无间,如今却像秋天的扇子一样被遗忘,令人悲凉。

2.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感情变质的原因。“等闲变却故人心”中的“等闲”意为轻易、随便,说明对方的心意发生了改变,变得不再像从前那样真诚和坚定。而“却道故心人易变”则是反问,意思是:明明是你变了心,却反而指责我容易变心。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人心的善变和世态的炎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不满和无奈。

3.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骊山语罢清宵半”化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据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在骊山长生殿许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杨贵妃被迫自缢,唐玄宗在逃亡途中听到雨打铃声,想起往日的恩爱,悲痛不已,写下了《雨霖铃》曲。这里的“泪雨霖铃”正是指这段悲怆的历史。

纳兰性德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即使经历了巨大的变故和痛苦,依然不抱怨的态度。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感怀,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坚守。尽管友情或爱情已经不再如初,但诗人仍然选择默默承受,不抱怨命运的无常。

4.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最后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薄幸锦衣郎”指的是那些背信弃义、轻易变心的人。诗人在这里反问:与其面对这样薄情的人,不如当初就不要许下“比翼连枝”的誓言。这句话既是对对方的谴责,也是对自己内心的安慰。诗人虽然感到失望和痛苦,但他并没有陷入无尽的怨恨,而是选择了淡然接受现实。

“比翼连枝当日愿”再次引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誓言,强调了曾经的美好愿望与现实的落差。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无奈。

总结

纳兰性德的《木兰词》通过对古代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友情或爱情变故的深刻感慨。全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变化的无奈与悲哀。诗人通过对人心善变的批判,展现了他对真挚情感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深切感悟。

这首词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纳兰性德个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他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化用,赋予了作品更丰富的内涵,使其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