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望江南 · 江南柳

望江南 · 江南柳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着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译文

江南的柳树,叶子尚未繁茂成阴凉。人们看到柔嫩的柳枝舍不得折下它,莺儿觉得细嫩的柳枝不够美。把柳枝留下来等到春天加深它枝繁叶茂的景象。 像十四五岁那样充满朝气,怀抱琵琶的女子随处寻觅知己的人。看到阶前铜钱般大小的孩童跑来跑去,那时相见就早早留心,到如今更加难忘。

赏析

这首送别词未具体刻画送别情事,而是通过古今别情来衬托一己别情,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将别情抒写得极为深挚。全词语言素朴明快,情调清新健康,风格别具特色。

赏析2

《望江南·江南柳》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描写青春情怀与美好回忆的词作。这首词以“江南柳”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青春的萌动以及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邃的情感色彩。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

首句“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 起兴:开篇即以“江南柳”为起兴,点明时令为初春,柳树新叶初生,尚未形成浓密的树荫。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也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清新、柔和的基调。
  • 象征:柳树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此处“叶小未成阴”也暗示着情感的萌芽与未成熟,预示着接下来故事的青涩与纯真。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 情感细腻:这两句通过“人”与“莺”的行为,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柔嫩与可爱。人们因柳丝轻柔而不忍折断,黄莺也因枝条太嫩而不愿在其上啼鸣,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 寓意:同时也隐喻了少女青春的美好与脆弱,如同这初春的柳枝,既让人怜爱又让人不敢轻易触碰,生怕破坏了这份纯真与美好。

“留着待春深”

  • 过渡:此句作为上片的收束,既是对前面描绘的春日景象的总结,也为下片情感的展开做了铺垫。它意味着不仅柳树在等待春天的深入,也暗示了人物心中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珍惜。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 人物出场:下片转而描写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女,她闲抱着琵琶寻找着什么,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少女的才艺与闲情,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寻觅。
  • 青春气息:这一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青春期的少女,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对自我情感的探索与表达。

“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 回忆往昔:通过“阶上簸钱阶下走”的游戏场景,回忆了少女与心上人初次相遇时的欢乐与纯真。那时的他们或许只是不经意间的对视,却已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情感升华:最后两句“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积淀。从初次相遇到如今,情感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欢,而是更加深厚与复杂,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综上所述,《望江南·江南柳》通过对江南柳的描绘,巧妙地串联起了一段关于青春、爱情与回忆的故事,展现了欧阳修作为文学大家的细腻情感与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