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眼睛舒展开来,早早便做高官;脱下衣袖,伸出臂膀便可得到万钟俸禄。虽言语杂乱,也能合时而被录用。人生短暂不知谁是真正的英雄?鸡目相的人做了大官,像岐山的凤凰鸣叫;像两头蛇潜伏的人做了高官,像南阳的卧龙;三脚猫立大功。
《双调·水仙子·讥时》这首散曲以其辛辣的讽刺和生动的描绘,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与荒诞,让人读来不禁拍案叫绝。
开篇“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便以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刻画出那些靠谄媚、暴力等手段迅速爬上高位的小人形象。他们不需要真正的才能与品德,只需一副谄媚的嘴脸和蛮横的气势,便能轻易获得高官厚禄,享受着万钟之禄。这里的“铺眉苫眼”、“裸袖揎拳”,用词极为生动,将小人的丑恶嘴脸描绘得淋漓尽致。
接着,“胡言乱语成时用”,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荒诞不经。那些毫无根据、荒诞不经的言论,竟然也能成为时下的流行,被众人追捧。这不仅是对言论自由的扭曲,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极大讽刺。在这样的环境下,真理与智慧被埋没,谎言与谬误却大行其道。
“大纲来都是哄”,这一句简短而有力,直接点出了整个社会的虚伪本质。所谓的“大纲”,即社会的根本法则或道德准则,但在这里却成了一场哄骗的闹剧。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批判,更是对人性堕落的深刻反思。
“说英雄谁是英雄?”这一问,更是发人深省。在这样一个充满谎言与虚伪的社会里,真正的英雄又何在?那些被吹捧为英雄的人,往往只是些徒有其表的空壳,他们的“英雄事迹”不过是一场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接下来的几句,“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更是将讽刺推向了高潮。这些比喻,既形象又贴切,将那些被吹捧为“英雄”或“贤臣”的小人,比作畸形怪异的动物,既讽刺了他们的丑陋本质,又暗示了他们在社会中的荒谬地位。岐山的鸣凤、南阳的卧龙、渭水的飞熊,本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物或贤臣的象征,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截然相反的意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讽刺效果。
整首散曲以生动的描绘和辛辣的讽刺,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与荒诞。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代,真正的才能与品德往往被埋没,而那些靠谄媚、暴力、谎言等手段上位的小人,却能大行其道。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更是对人性堕落的深刻反思。读罢此曲,不禁让人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和人性状态感到深深的忧虑与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