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邑宣化堂退食
县斋公退炷炉熏,聊为尘烦一解纷。
开户不教香远去,簟纹浮动半窗云。
从县里公干结束回到住处,点燃熏炉以消除烦闷,暂时摆脱尘世烦恼。打开窗户,不让香气飘得太远,透过窗子看到席纹和半窗云影。
《堂邑宣化堂退食》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官员公务之余,于堂中寻得片刻宁静的画面,让人心生向往。首句“县斋公退炷炉熏”,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场景——在县衙公务处理完毕后,诗人点燃了一炉香薰。这里的“公退”二字,既表明了日常政务的繁忙,又预示着接下来个人时光的宝贵与宁静。“炷炉熏”则是一种仪式,不仅是为了驱散室内的沉闷,更是为了净化心灵,摆脱白日里累积的尘世俗务。
紧接着,“聊为尘烦一解纷”,诗人以“聊为”二字,透露出一种随性与淡泊的态度,仿佛是在说,点燃这炉香,不过是随意之举,却意外地为心中的纷扰找到了一丝慰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面对烦恼时的从容不迫,也隐含了对简单生活哲学的认同与追求。
后两句“开户不教香远去,簟纹浮动半窗云”,则将笔触转向了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诗人打开窗户,不让那袅袅升起的香气轻易飘散,这一动作,似乎是在努力留住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而“簟纹浮动半窗云”,则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想象的结合,竹席上的纹路仿佛与窗外轻盈飘动的云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的画面。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捕捉,也是对内心世界宁静致远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平实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营造了一个超脱于世俗纷扰之外的精神空间。诗人通过对日常细节的捕捉与升华,展现了其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意境中,读者仿佛也能随着诗人的笔触,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沉醉于那一抹淡淡的香薰与窗外的云卷云舒之中,体会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