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作者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

[元]

张养浩详细介绍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顺庵、云庄老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是中国元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曲家及政治家。

一、生平简介

张养浩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他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六朝,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之一。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平民家庭,祖父张山曾经从戎,父亲张郁弃儒从商,为其幼年就学创造了经济基础。

张养浩少有才学,年少时便勤苦好学,山东按察使焦遂闻其才名,推荐他为东平学正。他在东平府学期间,深受当地儒学兴盛的影响,与诸多名士交往,为其后来的文学创作和仕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仕途经历

张养浩的仕途颇为顺利,他先后担任过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职务。他一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多次上书论时政,提出改革建议,但也因此忤逆权贵,多次遭遇排挤和陷害。

在元仁宗时期,张养浩被召为文学,后拜监察御史,上疏论时政,因忤时相而避害变姓名遁去。仁宗立后,他再次被召入朝,拜中书右司都事,迁翰林直学士。在延祐初(1313年)恢复科举时,他以礼部侍郎知贡举,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张养浩在任期间,始终廉洁奉公、为民谏言,并形成了一系列为政观点。他主张统治者要爱惜百姓,懂得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朝廷稳固的根本。他曾在《牧民忠告》中提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这一思想贯穿了他一生的政治实践。

三、文学成就

张养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文学贡献突出表现在散曲创作上,其次是诗赋和散文。他的作品数量丰富,现存诗、赋、散文和散曲共590多首(篇)。

他的散曲作品以怀古伤今、悲天悯人为主题,情感深沉,气势恢宏。他的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王朝兴亡更替中百姓命运的悲苦,成为元代散曲的代表性作品。此外,他还创作了《骊山怀古》、《渑池怀古》等怀古小令,以及《哀流民操》等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

张养浩的文学创作深受其仕宦经历的影响。他在担任堂邑县尹时,就开始关注天气对农桑的影响,多次为民祈雨、谢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四、后世影响

张养浩的一生始终廉洁奉公、为民谏言,他的政治观点和文学创作都深受后世赞誉。他去世后,元文宗追赠他为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并谥文忠。他的著作《三事忠告》(包括《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以及散曲作品都流传后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综上所述,张养浩是元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政治观点和文学创作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