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赠别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

豆蔻: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 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赏析

此诗为杜牧《赠别》组诗的第一首,是诗人在大和九年(公元835年),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歌女分别之作。诗中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

赏析2

杜牧的《赠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一位年轻女子的赞美与惜别之情。全诗如下: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赏析

  1. 首句“娉娉袅袅十三馀”

    •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步履轻盈的样子,给人以视觉上的优雅和柔美之感。
    • “十三馀”点明女子的年龄,大约是十三四岁,正值青春年少,充满生机与活力。这句诗通过对女子形态的描绘,勾勒出她青春年少、体态轻盈的美好形象。
  2. 次句“豆蔻梢头二月初”

    • “豆蔻”是一种植物,其花未大开时就显得特别娇嫩美丽,常用来比喻少女的青春年华。
    • “二月初”指的是早春时节,此时豆蔻花初绽,正象征着少女青春的美好与纯真。这句比喻巧妙地将女子的青春与豆蔻花的美丽相结合,使得少女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3. 第三句“春风十里扬州路”

    • “春风十里”描绘了扬州城内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 “扬州路”指的是扬州的街道,这里既是实指,也象征着诗人与女子相遇、相知的地方。这句诗通过对春风和扬州路的描绘,为下句做铺垫,引出对女子的赞美。
  4. 末句“卷上珠帘总不如”

    • “卷上珠帘”是描述扬州城内富贵人家的生活场景,珠帘卷起,意味着室内与外界的交融。
    • “总不如”则是诗人对前面所描绘的那位少女的最高赞美,无论多少富贵人家的女子,在诗人眼中都比不上这位少女。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少女的独特情感与深厚印象。

总结

《赠别》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一位年轻女子的深深赞美与惜别之情。诗人以“豆蔻梢头二月初”来比喻少女的青春美丽,既形象又贴切;通过“春风十里扬州路”和“卷上珠帘总不如”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少女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