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咸阳城东楼

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

咸阳城东楼: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作「西门」。 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卽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蒹,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溪云初起日沉阁」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当年:一作「前朝」。 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渭水自东边而来。 「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一作「渭水寒光昼夜流」。

译文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卽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葉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赏析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赏析2

《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咸阳城(今陕西西安)的历史与现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首联: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首联开篇即点明诗人的内心感受:“一上高城万里愁”。登上咸阳城的高楼,眼前的景象引发了诗人无尽的忧愁。“万里愁”不仅指空间上的辽阔,也暗示了时间上的悠远,诗人仿佛在这一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渺小。

“蒹葭杨柳似汀洲”一句,借用了《诗经·蒹葭》中的意象,将眼前所见的蒹葭(芦苇)和杨柳比作水边的小洲。这一比喻既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相似之处,又隐含着一种漂泊感和孤独感。诗人站在高楼上,看到的不仅是眼前的风景,更是心中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2. 颔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颔联描写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动态感和紧张感。“溪云初起日沉阁”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云雾初起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而“山雨欲来风满楼”则进一步渲染了气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象征着社会动荡或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暗示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和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特别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成为了千古名句,常常被用来形容局势紧张、危机四伏的状态。

3. 颈联: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颈联继续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历史的追忆和感慨。“鸟下绿芜秦苑夕”描绘了傍晚时分,飞鸟归巢,落在荒芜的秦朝宫殿遗址上的情景;“蝉鸣黄叶汉宫秋”则写出了秋天的蝉鸣声回荡在已经荒废的汉代宫殿中。

这两句诗通过对秦汉两朝遗迹的描写,表现了历史的兴衰交替。曾经辉煌的宫殿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思考。

4. 尾联: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尾联以劝诫的口吻结束全诗:“行人莫问当年事”,意思是过往的历史已经无法改变,不必再追问那些早已消逝的事情。最后一句“故国东来渭水流”则以渭水的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无情。渭水依旧东流,但人事已非,唯有河水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这最后两句诗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的思考。诗人认为,面对历史的沧桑巨变,人们应当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必过于执着于过去的事物。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总结

《咸阳城东楼》通过对咸阳城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充满了浓厚的怀古之情和哲理意味。特别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形象地表达了局势紧张、危机四伏的状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