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民族主义

速览

民族主义是一个较为复杂且具有多层面含义的概念,以下是常见的解释:

基本释义

民族主义是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通常包含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传统等方面的强烈认同与自豪感,强调维护本民族的特性、利益、独立和发展,希望本民族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保持自主性并获得充分发展。

不同角度的表现及内涵

政治角度

  • 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民族主义往往表现为追求民族自决,即一个民族有权决定自身的政治地位,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例如欧洲近代诸多民族摆脱封建帝国统治,通过革命、独立战争等形式建立起一个个以单一民族或主体民族为主导的现代民族国家,像意大利、德国的统一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民族主义在推动民族国家构建方面的作用。
  • 也可能体现为在多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争取平等的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治理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的诉求,要求在国家政治架构和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不同民族的特点和需求。

文化角度

  • 强调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优越性,注重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风俗、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手段让民族成员深入了解和认同本民族文化,以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一些国家大力推广本国民族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保护民族传统技艺、节日等文化遗产。

经济角度

  • 民族主义会促使民族群体关注本民族经济的发展,主张发展民族产业,保护民族经济利益,减少对其他民族或国家经济的过度依赖。如通过关税壁垒、贸易保护政策等来扶持本国民族企业的成长,促进民族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壮大。

民族主义的影响

积极影响

  • 能够激发民族成员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使人们团结起来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在抵御外敌入侵、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等历史进程中,民族主义往往能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员作用,促使人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卫民族利益的事业中。
  • 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使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得以延续并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光彩。

消极影响

  • 极端的民族主义可能导致排外情绪滋生,对其他民族采取歧视、排斥甚至采取暴力侵害等行为,破坏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与交流合作,引发民族冲突和矛盾,严重的情况下会升级为战争等暴力冲突形式,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 狭隘的民族主义还可能阻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贸易保护主义壁垒等不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情况,影响世界整体的进步与繁荣。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理性的民族主义有助于民族和国家的健康发展,而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则会带来诸多负面问题。

详细释义

“民族主义”的读音

拼音读音
[mín zú zhǔ yì]
汉字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ㄓㄨˇ ㄧˋ
简繁字形:
民族主義
是否常用:

“民族主义”的意思

基本解释

网络解释

“民族主义”的单字解释

】: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1.家族:宗族。合族。同族。2.古代的一种残酷刑法,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3.种族;民族:汉族。斯拉夫族。4.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族。语族。芳香族化合物。打工族。上班族。
】: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民族主义”的相关词语

“民族主义”造句

当智慧存在的时候,作为一种愚蠢的形式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才会消失。

那些高举民族主义旗帜的人不再要以为自此就和西方的东西一刀两断了,因为他们手中的民族主义武器仍然是在西方发明的泊来品。

它被推波助澜,被过度刺激,被煽动和强迫纳入民族主义的模型。

摘要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定义众说纷纭。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自相矛盾之处在于,其爱国热情亦步亦趋地跟随着美国模式。

"我是一个中国老百姓,碍于国家民族主义,未敢从命"。日本人想控制上海,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对杜月笙进行拉拢,杜月笙如是说。

加以不论他们持什么态度,其带有西方标签的民族主义学术方向可受到两岸崇拜国际名势的学术权威的积极支持,故可左右逢源,足以收多方面之个人实惠,可谓世故之至。

然而在这个民族主义盛行、领土纠纷紧张、军备竞赛比比皆是的地区,误算或者不当的傲慢可能导致悲剧。

抗战时期“民族主义文学”的发扬蹈厉,或慷慨悲歌的文章,都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达到团结胜利的目的。

于“思想的境界”上拜读到黄钟先生告别民族主义一文,雄谈快论,言议英发,读之如醍醐灌顶,十分佩服,接下来,勾起一些久郁在心中的话头,愿借此方宝地一白,以就教于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