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桓桓

速览

“桓桓”是一个汉语词语,有以下常见释义:

威武、勇健的样子

在古代文献中,多以此义来形容人的英勇威武之态。比如《尚书·牧誓》里“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于商郊”,此句是周武王在牧野誓师时鼓励将士们要威武勇猛,像虎、貔、熊、罴一样去战斗。

广泛的样子

该义使用较少。例如唐代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中“俾刊木以通,栈石以济,人无勤苦,役用有程,晷刻不愆,成之不日,狭径深陉,森然坦夷,行者忘劳,吉语桓桓”,这里“桓桓”用来形容吉语广泛流传。

详细释义

“桓桓”的读音

拼音读音
[huán huán]
汉字注音:
ㄏㄨㄢˊ ㄏㄨㄢ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桓桓”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桓桓 huánhuán

[mighty;powerful] 威武的样子

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

尚桓桓。——《书·牧誓》

辞典解释

桓桓  huán huán  ㄏㄨㄢˊ ㄏㄨㄢˊ  

威武勇猛的样子。
《诗经.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英语 mighty, powerful

网络解释

桓桓

桓桓,拼音huán huán,词语出自《诗经》,本意为威武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样子,又引申为宽广、坦然的样子。此词仅见于古汉语。

“桓桓”的单字解释

】:姓。
】:姓。

“桓桓”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