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hàn fù]
- 汉字注音:
- ㄏㄢˋ ㄈㄨˋ
- 简繁字形:
- 漢賦
- 是否常用:
- 是
“汉赋”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汉赋 hànfù
[fu——poetry in Han Dynasty] 赋是汉代流行的主要文学体裁,从《楚辞》发展而来,并吸收了荀况《赋篇》的体制和纵横家的夸张手法,形成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形式。有大赋与小赋之分,大赋多写宫廷生活,小赋富于抒情
辞典解释
汉赋 hàn fù ㄏㄢˋ ㄈㄨˋ文体名。一种极力铺陈辞藻,藉描写事物,而寄托情志的文学体裁。为汉代文学的代表。
网络解释
汉赋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汉赋”的单字解释
“汉赋”的相关成语
“汉赋”的相关词语
“汉赋”造句
唐诗的简洁搞不懂。宋词的细腻难弄清。汉赋的华丽学不会。元曲的精粹练不成。文采太低您别嫌弃。真心送福您就收听。
汉赋常常虚构人物,假设问对,并在此背景下虚构情节,亦多言及鬼神怪异,从而使其具有了小说意味。
忆秦风周雅、唐诗汉赋,便遗忘、从头始。李暮寒
汉赋“劝百讽一”现象,反映了文艺理论建设落后于创作实践的窘困。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并称为我国文化之瑰宝。
汉赋,之所以长期受冷落,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专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润色鸿业的宫廷文学。
汉代器物赋是汉赋长河中的一个支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大量散佚。
汉赋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文体特征来看,都表现迥然有异于其他文学的独特风貌。
班婕妤、班昭是同出一门的两位汉赋女作家,她们以各自的作品确立了自己在赋史乃至文学史上的地位。
汉赋话语具有虚指性特征。它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虚指性、内容的虚幻性和抒情方式的隐蔽性等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