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高蹈

速览

“高蹈”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

动词义

  1. 举足顿地
    • 例如“高蹈其步”,就是高高地举步、迈大步的样子,通过脚部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一种姿态或行为方式,不过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常见于一些古文中,用以描绘人物行走时的一种状态,带有某种夸张或强调的意味,表现出行走者的豪迈、洒脱等气质。
  2. 远行、隐居
    • 表示离开世俗生活,前往偏远之地过隐居生活。如“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高蹈独往,萧然自得。”(《后汉书·逸民传序》)这里的“高蹈独往”就是说远离尘世喧嚣,独自前往幽静之处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和对自我精神境界追求的选择。

形容词义

  1. 超凡、高雅
    • 用于形容人的气质、行为、情趣等高雅脱俗,不同凡响。比如“闻一多先生的治学精神和高蹈的人格,永远值得我们敬仰。”此处“高蹈”就是形容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高尚、超凡脱俗,超越了一般世俗的标准,具有令人钦佩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魅力。
  2. 突出、卓越
    • 可以用来形容在某方面表现极为突出、优秀。如“在艺术领域,他取得了高蹈的成就,为后人树立了典范。”这里强调他在艺术方面的成就非常卓越,远远超出一般水平,达到了令人瞩目的高度。

详细释义

“高蹈”的读音

拼音读音
[gāo dǎo]
汉字注音:
ㄍㄠ ㄉㄠ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高蹈”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高蹈 gāodǎo

(1) [travel to a far place]∶远游

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左传·哀公二十一年》

(2) [be a hermit]∶过隐居的生活

嘉遯龙盘,玩世高蹈。——晋· 张协《七命》

辞典解释

高蹈  gāo dào  ㄍㄠ ㄉㄠˋ  

远行。
《左传.哀公二十一年》:「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

比喻隐居。
《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文选.颜延之.陶征士诔》:「赋诗归来,高蹈独善。」

超越群伦。
唐.韩愈〈荐士〉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英语 to travel far

网络解释

高蹈

高蹈,汉语词汇。
拼音:gāo dǎo
释义:1、举足顿地。2、指隐居。3、指隐士。4、崛起;特出。
5、高超;超脱。

“高蹈”的单字解释

】: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1.践踏;踩:赴汤蹈火。重蹈覆辙。循规蹈矩。2.跳动:舞蹈。手舞足蹈。

“高蹈”的相关成语

“高蹈”的相关词语

“高蹈”造句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他认为渔父是江湖上的高蹈之士,以全身远害为道。

这样的好诗既是高蹈的又是及物的,既是面向整体的时代精神大势又是垂心自我渊薮的浩叹。

他突破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诗风,成功地将法国高蹈派和象征主义糅进拉美诗歌,其作品为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所推崇。

,虽非巨构华堂,却因为主人高蹈的品行、渊博的学识,而为世人所瞩目。

他是绅士形象,可拳法却开放活泼,练的是高蹈派轻功,被说成墙头草爱摇摆。

如今,一个歌手也没有必要硬要求自己成为高蹈派,但是却总有人口头上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要不懈努力。

再有任何时候都不愿混入潮流的所谓高蹈派,也严守沉默不失故度,如志贺直哉、谷崎润一郎等。

一旁,高蹈派先锋戈蒂叶的雕像一副漠视俗世的姿态,以一块诗碑播送早春灵感。

其艺术风格,或潜气内转,或纵横捭阖,或悲慨淋漓,或超尘高蹈,从而使滇词具备了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相当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