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屠苏

速览

“屠苏”主要有以下两种常见释义:

1. 一种酒名

古代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邪。相传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他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疫病。

例如,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屠苏”就是指屠苏酒,描绘了新春佳节时人们在爆竹声里畅饮屠苏酒,迎接新年的热闹场景。

2. 草屋、茅舍

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南溪早春》:“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曲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野老家风子未知,天教甫里出孙枝。不妨输与屠苏酒,也向时人作酒悲。”其中“不妨输与屠苏酒,也向时人作酒悲”里的“屠苏”可理解为草屋,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说自己不如在草屋里喝着屠苏酒,对着时人发发牢骚。

不过在大多数常见的古诗词等语境中,“屠苏”指代屠苏酒的情况更为普遍。

详细释义

“屠苏”的读音

拼音读音
[tú sū]
汉字注音:
ㄊㄨˊ ㄙㄨ
简繁字形:
屠蘇
是否常用:

“屠苏”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屠苏 túsū

(1) [a kind of famous wine in ancient times]∶古代一种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

(2) [houses or thatched hut]∶房屋;草庵

辞典解释

屠苏  tú sū  ㄊㄨˊ ㄙㄨ  

一种药草。阔叶,可与肉桂、山椒、白术、防风等调合为「屠苏酒」。

一种以屠苏等药草制的酒。参见「屠苏酒」条。

草庵、平屋。
《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焘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见压殆死,左右皆号泣。」

一种宽簷帽。形状似屋,可遮阳。
《晋书.卷二八.五行志中》:「时童谣曰:『屠苏鄣日覆雨耳,当见瞎儿作天子。』 」

网络解释

“屠苏”的单字解释

】:1.宰杀(牲畜):屠宰。2.屠杀:屠城(攻破城池后屠杀城中的居民)。3.姓。
】:[sū]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指须头下垂物:流苏。3.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4.缓解,解除:以苏其困。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姓。8.同“”字“噜苏”。[sù]朝向:“苏刃者死”。

“屠苏”的相关词语

“屠苏”造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朋友,祝你春节快乐!

爆竹声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之间除夕到,全家团圆烦恼无。喜笑颜开家宴摆,守岁节目百样出。开开心心过除夕,明朝便会春光度。祝除夕快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同在他乡难相见,却把短信送祝福。新年到了,祝你身体健康,岁岁平安,笑口常开,元旦快乐!

爆竹声声,思念深深,情意绵绵,送来一杯屠苏酒,捎去一份问候意。为君传语,大年夜炉火边,为君他乡清流泪,新年如意出人头!

春风送暖入屠苏,马蹄声声春节到。家家户户挂红灯,对对春联吉祥绕。欢天喜地迎佳节,全家老少都欢笑。祝你新年新面貌,生活幸福步步高!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成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