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鸣凤

速览

“鸣凤”有以下几种常见释义:

1. 凤凰鸣唱

传说中凤凰为神鸟,其鸣叫被视为祥瑞之象。如《书·益稷》记载:“《萧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描绘了在美妙乐声中凤凰来仪、鸣和的美妙场景。所以“鸣凤”可直接指代凤凰发出悦耳的鸣叫声这一情景,常和吉祥、和谐的氛围相联系,寓意美好将至、太平祥瑞。

2. 人名

  • 古代人物:在中国古代历史或传说中有以此为名的人。比如春秋时期,有陈国大夫夏徵舒之母名叫夏姬,她先后嫁予多人为妇,其中有一位叫“屈巫”的楚国大夫,因爱慕夏姬而设法带她逃离楚国,屈巫为了表明自己对夏姬的深情,将她改名为“巫臣氏”,而夏姬的字便是“鸣凤”。
  • 文学作品人物:“鸣凤”也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中的重要人物。她是高家的婢女,美丽、善良、聪慧且心灵手巧,对觉慧有着真挚的爱情,然而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她无力反抗自己被安排嫁给冯乐山做妾的命运,最终投湖自尽,以悲剧收场。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现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以及对底层人物命运的摧残。

3. 地名

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用“鸣凤”作为地名的情况,例如湖北省远安县的鸣凤镇。其地名的由来往往和当地的历史、传说、地理特征等因素相关,有的可能是曾经此地出现过被认为与凤凰鸣叫有关的祥瑞征兆故而得名;也有的可能是根据地形地貌,联想与凤凰相关的美好寓意而取名,希望当地能够福泽深厚、人杰地灵等。

具体含义需根据其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准确理解。

详细释义

“鸣凤”的读音

拼音读音
[míng fèng]
汉字注音:
ㄇㄧㄥˊ ㄈㄥˋ
简繁字形:
鳴鳳
是否常用:

“鸣凤”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鸣凤 míngfèng

[the name of a drama in Ming Dynasty] 指《鸣凤记》,传奇剧本,为明代王世贞门客作,写杨继盛与严嵩斗争被害惨死的故事

皆奏鸣凤。——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更奏鸣凤。

辞典解释

鸣凤  míng fèng  ㄇㄧㄥˊ ㄈㄥˋ  

凤鸣。
晋.孙绰〈游天台山赋〉:「觌翔鸾之裔裔,听鸣凤之嗈嗈。」

比喻珍贵华美、世所罕见。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章之鸣凤也。」

明王世贞所撰的《鸣凤记》。叙述杨继盛劾严嵩的故事。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丑腔恶态,演出真鸣凤。」

网络解释

鸣凤 (巴金《家》中人物)

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中高公馆内的一个小丫鬟,她美丽,善良,聪明,刚烈,深爱高家三少爷觉慧,但由于要嫁到老头家里做小老婆,她不能和觉慧分开,也不能承受做小老婆的现实,最后投湖自尽。

鸣凤 (汉语词语)

鸣凤,汉语拼音míng fèng,意思是《鸣凤记》,传奇剧本,为明代王世贞门客作,写杨继盛与严嵩斗争被害惨死的故事。

“鸣凤”的单字解释

】: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鸣凤”的相关成语

“鸣凤”的相关词语

“鸣凤”造句

不用载为鸣凤管,不须截为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 

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他又较重地敲了两下,低声唤着:“鸣凤,鸣凤.”。

说毕她便转身向上房走回去,鸣凤一声不响地跟着她走了.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周兴嗣 

鸣凤脸无人色,口里喘着气,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不消说会挑到你,你比我年纪大些,”鸣凤说着,忍不住噗嗤一笑.

“够了,这三枝就够了,”鸣凤欢喜地说.

从第二天起鸣凤的态度完全改变了.

他也放下了碗筷,鸣凤便绞了一张脸帕给他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