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蓐疮

速览

蓐疮,也叫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因缺血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等的病症。多发生于长期卧床、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如昏迷、瘫痪、极度消瘦等患者的骨隆突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足跟等。

详细释义

“蓐疮”的读音

拼音读音
[rù chuāng]
汉字注音:
ㄖㄨˋ ㄔㄨㄤ
简繁字形:
蓐瘡
是否常用:

“蓐疮”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蓐疮 rùchuāng

[bedsore] 病名。因久病卧床,皮肤被压而发炎,乃至组织溃烂

辞典解释

蓐疮  rù chuāng  ㄖㄨˋ ㄔㄨㄤ  

病名。因久卧在床,局部皮肤长期遭受压迫,使血液循环不顺而引起皮肤和肌肉组织发炎、坏死、溃烂等的症状。也作「褥疮」、「压迫性溃疡」。

网络解释

蓐疮

蓐疮是汉语词汇,读音为rùchuāng,意思是因久病卧床,皮肤被压而发炎。

“蓐疮”的单字解释

】:草席;草垫子(多指产妇的床铺):坐蓐(坐月子)。
】:1.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的病。2.外伤:金疮(旧指刀枪箭矢造成的伤)。

“蓐疮”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