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膏泽

速览

“膏泽”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

名词义

  1. 滋润作物的雨水 例如“天降膏泽,地出醴泉。”(《国语·周语上》)这里的“膏泽”就是指上天降下的能滋润大地、利于农作物生长的雨水,强调其对万物滋润、滋养的作用,如同给大地涂抹上一层润泽的油脂一般,使万物得以茁壮成长。

  2. 比喻恩惠 如“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史记·乐书》)在此处,“膏泽”是将给予他人的好处、恩泽比作如同滋润万物的膏雨般宝贵,表达出这种恩惠能像雨水润泽大地那样,给受惠者带来生机、帮助与福泽。

动词义

  1. 施加恩惠 例如“今君廓开天分,广延俊贤,使海内翕然,望风而愿治。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愿君深思臣言,膏泽斯民。”(《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这里的“膏泽斯民”就是指希望君主能够施予百姓恩惠,让百姓得到好处,就像用膏油润泽物品一样,使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社会得以繁荣发展。

  2. 使……得到滋润 如“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这里的“德泽”与“膏泽”表意相近,都有使万物得到滋润、获得恩泽而生长繁荣之意,只不过“膏泽”更突出那种如油脂般浓厚、润泽的感觉,形象地描绘出恩泽对万物滋养的程度。

详细释义

“膏泽”的读音

拼音读音
[gào zé]
汉字注音:
ㄍㄠˋ ㄗㄜˊ
简繁字形:
膏澤
是否常用:

“膏泽”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膏泽 gāozé

(1) [timely rainfall]∶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

(2) [kindness]∶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辞典解释

膏泽  gāo zé  ㄍㄠ ㄗㄜˊ  

恩惠。
《孟子.离娄下》:「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

近义词

恩惠,恩泽

用脂膏润泽。常比喻及时雨。
《文选.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

网络解释

膏泽

膏泽,汉语词汇。
拼音:gāo zé
释义:民脂民膏;精华等

“膏泽”的单字解释

】:[gāo]1.脂肪,油;肥肉:焚膏继晷(guǐ)。2.糊状的东西:牙膏。药膏。3.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4.肥沃:膏壤。[gào]1.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膏车。2.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膏笔。
】:[zé]1.水积聚的地方:大泽。湖泽。润泽(潮湿)。沼泽。2.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泽。色泽。3.恩惠:恩泽。泽及枯骨(施惠于死人)。4.洗濯。5.汗衣,内衣。[shì]古同“”,解散。

“膏泽”的近义词

“膏泽”的相关成语

“膏泽”的相关词语

“膏泽”造句

“迎闯王,不纳粮”这一口号,说明李自成是膏泽斯民的。

乃考制度,立军法,下膏泽,兴水利。

都江堰水利工程,膏泽千秋,虽经多次地震浩劫而不毁,那是古人绵延不绝的恩惠。

乡人传闻,此石笋摄日月之精华,沐雨露之膏泽

膏泽疏开不死泉,栋梁养成岁寒木。

筑兰馨之室,施膏泽之所,营谐和之道,笔会、雅集、展览、讲座,媒体当率先导引,竭诚宣扬本土名家里手,以滋播美,繁荣甘肃文艺。

如有名臣之誉的张居正,穿衣“必鲜美耀目,膏泽脂香,早暮递进”,以致在当时大夫中形成一种“侈饰相尚”的风气。

无如雨露虽是宏施,膏泽总难遍及,重门寂寂,夜漏迟迟,听隔院之笙歌,恼人情绪,看陌头之杨柳,倍触愁肠。

为了缅怀王审知“膏泽下民”的业绩,开拓人文旅游市场,同安区于去年年初开始投资兴建王审知石塑像文化广场,历时一年,耗资200万元。

假若你喜欢熟猪油的话,一定不会去拒绝它白玉般的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