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瘭疽

速览

瘭疽,也作“瘭疬”,读音为“biāo jū”。

它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外科病症,指的是手指或脚趾等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因外伤后感染毒邪或脏腑火毒凝聚等引起,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继而可化脓,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到整个手指、脚趾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全身症状等。例如:他手指上长了瘭疽,疼痛难忍,赶紧去医院治疗了。

详细释义

“瘭疽”的读音

拼音读音
[biāo jū]
汉字注音:
ㄅㄧㄠ ㄐㄩ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瘭疽”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瘭疽 biāojū

[felon,whitlow] 侵及指端掌面深部组织的一种通常是化脓性的感染

辞典解释

瘭疽  biāo jū  ㄅㄧㄠ ㄐㄩ  

一种疔疮。多生于手指、足趾之端,初起红点,渐变黑,剧痛,久则腐烂筋骨。
也称为「虾眼」。

网络解释

瘭疽

瘭疽指人体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随处可生,尤多见于指端腹面,故与今称的瘭疽略有差异,多因外伤感毒,脏腑火毒凝结所致。

“瘭疽”的单字解释

】:〔瘭疽〕手指肚儿或脚趾肚儿红肿化脓、剧烈疼痛的病症。
】: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

“瘭疽”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