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樟蚕

速览

樟蚕是一个名词,指的是一种昆虫。

樟蚕(Eriogyna pyretorum),鳞翅目大蚕蛾科昆虫。成虫翅展可达100毫米左右,身体及翅呈粉绿色,前翅顶角外侧有明显的紫红色斑,后翅臀角处有一黑色眼状斑。樟蚕幼虫以樟树、枫杨等多种树叶为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浙江等地。其茧可缫丝,丝可制鱼线等,但由于樟蚕会大量取食树叶,对一些树木也可能造成一定危害。

详细释义

“樟蚕”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āng cán]
汉字注音:
ㄓㄤ ㄘㄢˊ
简繁字形:
樟蠶
是否常用:

“樟蚕”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樟蚕 zhāngcán

[wild silkworm] 野蚕之一,色绿,有长白毛,茧呈黄褐色,蛾子的翅为灰褐杂以绿色。广东、江西等省多见

辞典解释

樟蚕  zhāng cán  ㄓㄤ ㄘㄢˊ  

动物名。昆虫纲天蚕蛾科。一种野蚕。色绿,有长白毛。茧为黄褐色,丝可抽做纺织用,或制外科缝线、钓鱼丝等。蛾翅灰褐,杂以绿色,后翅中央有圆形紫黑色纹,产自广东、江西等省。幼虫为樟树、栗树、榉树等之害虫。

网络解释

樟蚕

樟蚕,Eriogyna pyretorum (Westwood, 1847),鳞翅目大蚕蛾科昆虫,一种野生吐丝昆虫,又称枫蚕。其丝可制成蚕肠线(伤口缝线)和优质钓鱼丝,故称渔丝蚕。中国、印度、缅甸、越南等国均有分布;中国多见于广东、台湾、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一化性,完全变态,以蛹越冬。樟蚕食叶的植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樟树、枫树、柜柳、野蔷薇、沙梨、番石榴、紫壳木及柯树等,食樟树叶者,丝质最优,食枫树叶者丝质较差。

“樟蚕”的单字解释

】:樟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白色略带绿色,浆果暗紫色。全株有香气,可以防虫蛀。木材致密,适于制家具和手工艺品,枝叶可以提制樟脑。也叫香樟。
】:1.通常指家蚕。2.泛指某些能吐丝结茧的昆虫:柞蚕。蓖麻蚕。

“樟蚕”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