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听证

速览

听证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有关行政决定之前,听取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

具体来说,它通常包含以下特点和含义:

从法律程序角度

  • 是一种正式的程序安排,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保证行政决策、执法等行为的公正性、合理性。比如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涉及重大利益关系或存在争议时,行政机关依职权或依当事人申请组织听证。
  • 在听证过程中,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权提出证据、发表意见、对相关事实和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辩论,相关调查人员等也需到场陈述情况、出示证据等,就像一个各方充分表达观点、展示依据的平台,以便行政机关全面了解情况后作出更为恰当准确的决定。

从社会事务角度

  • 在一些公共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决策等方面有时也会采用听证形式。通过召集利益相关群体代表、专家、公众等参与听证,广泛听取各方对于该政策或项目的看法、建议、担忧等内容,使决策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层面的影响和诉求,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例如,价格听证会上,有关部门听取消费者、经营者等各方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拟调整价格的意见和理由,再综合考量决定是否批准该价格调整方案。

详细释义

“听证”的读音

拼音读音
[tīng zhèng]
汉字注音:
简繁字形:
聽證
是否常用:

“听证”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司法机关为公正执法公开听取当事人的说明和证词。亦指立法机关为立法的合法性合理性或行政机关为实施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决策公开听取公众的意见或质询。

辞典解释

听证  tīng zhèng  ㄊㄧㄥ ㄓㄥˋ  

一种在有决策权的机构或官员前,表达自我主张或对抗他人指控的机会。最早仅限于陪审团面前的司法审理,而后人权扩张,乃产生行政听证。今美国国会有立法听证的惯例,以表明其公平性。

网络解释

听证

听证指的是行政机关在作出有关行政决定之前,听取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听证是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的重要法律程序。

“听证”的单字解释

】:1.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广播。2.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劝告。3.任凭:听其自然。4.判断;治理:垂帘听政。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听装香烟。一听啤酒。
】:1.证明:证人。证实。2.凭证;证据:工作证。人证。3.中医对病人若干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如表证(发热、恶寒等)、虚寒证(怕冷、出虚汗、手脚冰凉等)。

“听证”的相关词语

“听证”造句

再而,以克林顿弹劾案为例,分析弹劾听证会制度的具体运行机制。

如果参议院今年都不通过,6个月来18场听证会中对近千个问题的回答都变成了无用功,明年的1月份我们将不得不重新把所有程序再走一遍。

周五的法庭听证会之后,正在进行此案调查的弗吉尼亚东区美国检察署拒绝了对此事做出评论。

我劝你现在就在法律顾问协助下,为听证会做准备.

在被指责者的要求下,听证可以延期,最多两周。

也正是听证制度让行政机关有了更多听民声,恤民情的契机。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听证方案中,IC卡月票允许透支乘车1次。

这个场面发生在7月19日的国会听证会上,这场听证会的醉翁之意就是要让她的丈夫默多克威风扫地。

他呼吁议员们给予索托马约一个公平的听证会,不要歪曲理解她的裁决记录.

实践中,行政处罚听证适用范围过窄、听证笔录法律效力低等问题使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亟待完善行政处罚听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