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枝梧

速览

“枝梧”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

动词,抗拒、抵触

例如“诸将擅兵于外,稍自矜伐,各以其党相倾,而忘天下之患,其谁肯为陛下用者?且陛下往者不以臣为庸懦,使备行伍,诚冀臣愚直,有以报称。而终无所补,遂使狂狡之徒,枝梧国宪。”(苏辙《龙川别志》卷上)这里“枝梧国宪”就是指抗拒国家的法令制度。

动词,支撑、支持

如“又有一蛇,长二尺许,蟠绕枯枝,以首枕于股,张目直视,斯须不去,亦不为人所惊,而枝梧自如。”(《太平广记》卷四七三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戴文谋》)这里描绘蛇缠绕枯枝,呈现出一种支撑自身的状态。

形容词,同“支吾”,形容说话含混、躲闪,搪塞应付

比如“但恐一旦有警,畚锸无所施,将士解体,虽有城隍,谁与枝梧?”(《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这里的“谁与枝梧”可以理解为谁来支撑应对这种局面,含有一种在困难面前勉强应对、应付的感觉,和“支吾”在这种语境下的表意相近。

在现代书面语中,“枝梧”不太常用,而“支吾”表说话含糊躲闪、搪塞应付的用法更为常见。

详细释义

“枝梧”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ī wú]
汉字注音:
ㄓ ㄨ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枝梧”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枝梧,枝捂 zhīwú,zhīwú

(1) [prevaricate]∶支吾

枝梧其词

(2) [resist]∶抗拒;抵触

莫敢枝梧

(3) [support]∶支持;支撑

药物枝梧病渐苏

辞典解释

枝梧  zhī wú  ㄓ ㄨˊ  

抵拒、抵触。《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唐.杜甫〈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诗:「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也作「支吾」。

网络解释

枝梧

枝梧
zhī wú

“枝梧”的单字解释

】:[zhī]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3.古同“”,支持,分支。[qí]古同“”,岔。
】:〔梧桐〕也叫青桐。落叶乔木。树干直,树皮绿色、平滑,叶大、柄长。常植于庭园及道路两旁。

“枝梧”的相关成语

“枝梧”的相关词语

“枝梧”造句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

都统既不能御遏,诸将更何以枝梧?果致连犯关河,继倾都邑。

待我遮里兵才动,先使人将文字去与蕃人,万一枝梧不前,教蕃人发人马助我。

遂诏自今用宽剩钱买募役田,须先参会余钱可以枝梧灾伤,方许给买。

又尝宿山店,夜觉被中蠕蠕动,疑为蛇鼠;俄枝梧撑拄,渐长渐巨,突出并枕,乃一裸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