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處暑

速览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即将结束。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不时有秋雨降临。处暑的到来意味着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但在一些地区,处暑节气后仍会有短期的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在农事活动方面,处暑对农作物的生长、成熟以及收获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比如此时正是谷类作物成熟收割的时候,同时也是一些秋季作物生长后期管理的关键阶段。

详细释义

“處暑”的读音

拼音读音
[chǔ shǔ]
汉字注音:
ㄔㄨˇ ㄕㄨˇ
简繁字形:
处暑
是否常用:

“處暑”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处暑 chǔshǔ

[the Limit of Heat(14th solar term)] 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居于立秋之后、白露之前的一个节气名,在8月22、23或24日

辞典解释

处暑  chǔ shǔ   ㄔㄨˇ ㄕㄨˇ  

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此日过后,夏天的暑气渐将结束,天气渐转凉爽。

英语 Chushu or End of Heat, 14th of the 24 solar terms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节气 23rd August-7th September

德语 Ende der Heißen Tage (um 23. August)​ (S)​

网络解释

处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天文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處暑”的单字解释

】:同“”。
】:热(跟“寒”相对):暑天。中(zhòng)暑。受暑。寒来暑往。

“處暑”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