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經濟基礎

速览

“经济基础”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术语,同时也在社会科学相关领域广泛使用,其含义如下:

基本含义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方面,主要体现为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比如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等内容。

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它和上层建筑相对应,构成社会形态的两个基本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上层建筑则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包括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按资本分配等)就是其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

详细释义

“經濟基礎”的读音

拼音读音
[jīng jì jī chǔ]
汉字注音:
ㄐㄧㄥ ㄐㄧˋ ㄐㄧ ㄔㄨˇ
简繁字形:
经济基础
是否常用:

“經濟基礎”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经济基础 jīngjì jīchǔ

[economic base] 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辞典解释

经济基础  jīng jì jī chǔ  ㄐㄧㄥ ㄐㄧˋ ㄐㄧ ㄔㄨˇ  

各种储蓄、存款、薪资、不动产等可供未来规划、支配及利用的固定经济状况。
如:「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终于有点经济基础了。」

英语 socio-economic base, economic foundation

德语 ökonomischer Unterbau , wirtschaftliche Basis

网络解释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了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与“上层建筑”相对,是社会结构两个基本层次之一、社会生活两个基本领域之一。

“經濟基礎”的单字解释

】:同“”。
】:[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排斥;廢棄。5.過濾。
】:1.基础:房基。根基。2.最低层的;基本的:基层。3.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就叫基:羟基(—OH)。氨基(—NH2)。4.根据:基于上述原因。
】:1.垫在柱下的石礅:礎石。2.事物的基底,根基:基礎。

“經濟基礎”的相关词语